星期一, 七月 29, 2013

多元化與華語文應用

本国华人身处困境,政经文教挑战重重。华人在很多方面都很不顺心顺意,往往需要奔波争取应得的利益。在教育方面,单元主义乌云笼罩,华社急于拨云见日,故鼓吹多元化,反对种族主义,图使对方放弃把全国“马来化”进而得以保全华社各方利益,这是目前对抗单元主义的策略。

华社团体或组织千千万,个个都有浓厚华人色彩。当前某些组织为了实践多元化主义概念,而考虑开放给其他族裔参与。这意图很好,惟有些事项需特别注意。笔者觉得这些团体即使欲开放给各族参与,却应该守住以华语文为行政语言的方针。这些团体或组织在广招友族会员时,应事先声明,组织的行政语言将是华语文。如果不如此做,华语文的地位将大受打击。试想想,依国内目前的情形来看,若会议成员各种族都有,即便多数成员都谙华语文,但为了尊重友族,使大家都明白在讨论些什么,开会时大家就被迫讲国语或英语。而会议记录除了华文版本之外,也需准备大家都看得懂得语文-国文或英文版本。要跟进会议事项时,大家就需以国文或英文版本的会议记录来作根据,此时华文版本就显得画蛇添足了。组织的章程等等正式文献亦是作如是观。

国内多元族群政党也潜伏着以上的隐忧。种族性的政党如巫统、国大党等的行政语言自然而然是国语文或淡米尔语文或英语文。而多元族群政党如公正党、民政党等则因拥有各种族党员,行政语言自然而然的不是国语文就是英语文。那么,以华语文为行政语言的政党,岂不只剩下在505大选时受华裔所唾弃的马华公会?而马华公会也不仅仅使用华语文而已,还兼使用英语文,其党章都是以中英文两语文书写的,至于以那种语文版本为标准,笔者则不得而知,只能问马华公会党员。而华裔所大力支持的民主行动党,由于也是属于多元种族政党,所以大家也不能指望该党会以华语文为行政语言,这从其网上党章只有巫英两种语言的版本可以看到。所以笔者可以总结,多元种族政党对华语文的应用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笔者希望那些获得华裔大力支持的多元种族政党深思这个问题并提出良策。

国语文和英语文都受官方保护,华语文却只有华社在重视。如果华社众多团体、组织、政党都不以华语文为行政语言的话,那国内再也没有多少地方能让人使用华语文为行政语言了。而保存或扩大华语文的应用空间,也能维护国内华语文地位。






728运动感想

华校如华小和独中,是国内某些人的眼中钉。这些人认为各族学生应身处同一间学府,才能学会互相尊重,和平相处。而华小独中则属于华人子弟的学府,学生来源源自单一种族,对团结全民不利。这些论点,很多人,包括华裔,都认同。

可是,华校收学生,从来不以种族为考量,所以才有不少巫印裔学生入读华校。如果当初政府批准华校自由建校,华校的友族学生,极有可能会比当前来得更多。这样一来,某些华裔子弟就读国民学校,某些友族子弟则就读华校,各族都有人能深入了解他族文化宗教等,这种融合方式比较自然,无需来硬的,勉强所有人团结一致。

华校以华语文为媒介语授课,有个华语文环境供华人子弟磨练华语文,而国民学校则是以国语文环境为主,若家长看重健全的华语文环境,国民学校不可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我国宪法阐明各族都有权学习母语。国民学校也有办母语班,并没违反宪法,华族学生的确不一定非到华校去学习母语不可。惟,学生固然能在母语班提升自身的母语程度,却得不到像在华校般的健全华语文环境,即能与师友以华语文沟通,以第一语言-华语文来学习和思考。在国民学校,人人几乎都以国语文来沟通交流。就读国民学校,使用华语文的范围只能缩小至亲友圈中。何况多数华人家庭是说方言,这种情况下,华语文慢慢生锈,是意料中事。很多国中生虽毕业自华小,但多年不用华语文,也没能读上几个汉字了,这就是华语文生锈的例子。

某些家长,则是看在华校校风优良比较注重学生考试成绩非的份上,而把孩子送往华校。笔者不知道这是否是对华校的一种刻板印象。学校是“育人”机构,理应优先培养学生良好修养,而不是先考虑培养精英拿全科甲等。优秀的发明落在唯利是图的人的手上,只会摧毁整个社会,所以办学的方向一定要搞清楚。至于友族家长送孩子去华校念书的原因,也不外是为了在健全环境下学习华语文,或看看凭着华校的良好校风,孩子能不能比较专心读书考好试。

笔者浅见,政府不能忽视民办学校,“民办”这两个字就说明了社会有这项需求,政府又岂可忽视社会需求呢?政府应该任由华校与国民学校自由竞争,就像当初英语学校与华校竞争一样,华小还曾一度落在下风。某些家长可能比较喜欢华校的特征,而另一些则觉得国民学校的教学法比较适合孩子。家长该有选择权。

主动了解他族虽然对营造和谐社会有利,但并非人人都喜欢主动去了解他族,某些人可能只喜欢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某些人可能喜欢去了解他族。个人有个人的选择权,大家河水不犯井水,政府实在没必要滥做好人来搞国民团结。

大家都是为了孩子未来,何必自戕呢?

星期六, 七月 27, 2013

中文口訣好好玩

中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能以短短数字来做“缩写”或“口诀”,非常简洁有力又易记。中国前秦时期的”法家“大师-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就能以“法、术、势”这三个字来概括。佛教里也有使用诸如“贪、嗔、痴”这三个字来表示学佛者所需克服的三个主要问题。另外,佛学世界里也有“戒、定、慧”这三个字来形容修炼佛法的层次。道家学说中也有“精、气、神”。儒家也以“内圣外王”解释其政治思想。理学家则有“格物致知”来形容一套修身的方法。

有些口诀则由数字组成。如佛教的“五戒”,看到“五戒”就能想起是那五个“戒”。看到”四圣谛“就能记得那四个”圣谛”。看到“六波罗蜜”就能记起是哪几个“波罗蜜”。

另一个方法则是使用“诗歌”方式,成为“歌诀”。许多传统学问如中医武术风水等都被作者以歌诀形式记载。中医就有方剂“歌诀”帮初学者记熟各种中药。甚至是会计这科也有一套“歌诀”供君背诵。

今人深受英语影响,唾弃了以上的“汉字”缩写法,反而喜爱用从西洋传来的3A、4B、5C等等缩写法。很多西洋学说,如行销学等等,都善于用这种3A、4B、5D方式来使人易记易背。很多人从西洋学说学到诸般知识和概念后,也把这套“易记易背”的口诀照搬过来。的确,既是源自西洋,要再另创中文口诀想当然复杂,而且多余。但是,有些知识、点子、或概念若是以中文原创,又何必用ABC来造口诀呢?之前提到的三种“汉字口诀”就很好用,无需削足适履。

笔者所见,某些组织纵使会员都是华裔,都晓得华文,但都偏爱使用西式口诀来包装他们的概念或策略。笔者偷偷问过相关人士,得到的答案是这种“西式口诀”比较潮比较酷。当然这只是这位仁兄的看法。

笔者曾获邀请出席一场以华语交流的保险人分享会。一批销售成绩标清的保险员受邀向听众分享他们的经验或秘诀。轮到某中年保险员分享其成功秘诀时,他竟用了三个汉字来表达他的销售策略,一个字一个字解,而且解释得头头是道,干净又利落。

星期三, 七月 24, 2013

華語白話方言白話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三年八月七日或刊登于星洲日报沟通平台-華語白話

林来风君在沟通平台感叹国内许多中文电台都是方言电台,所言不虚。笔者也同意。

华人方言(某些学者认为是种语言),是几乎所有本地华裔的母语。某些方言还继承了不少古代官话的音调或用词。所以不少人谈起他们的方言缘故时,觉得其方言继承古代某时期官话正统,故引以为荣。

但事实归事实。毕竟华夏文化发源地-中国,推行华语已有多年。纵然这片大陆从国民党换了共产党指正,但新的执政者都还继续贯彻推广华语(普通话)的政策。退守台湾的国民政权也继续在台湾推广华语(国语)。

本地许多历史悠久的学府成立之初,也曾经跟随华语潮流,广受各方言群学生,以华语教学。有些学府甚至禁止学生在校内说方言。

方言历史悠久,我们当然要继续用下去。许多不谙中文的人,其实都谙方言,所以他们并非完完全全是香蕉人。跟同籍贯者以母语方言谈天说地,实在爽哉。但若要“半强迫”不同籍贯的人来学你的母语,就太过强人所难。除非人家是自愿,就另当别论。举例,国内某方言过于强势,使到某些人认为全马华人都该习惯听、说该方言,实在岂有此理。

方言强势也另有隐忧,当今所流行之白话文体,皆按华语来书写。谙华语者皆能读懂。但当今交流平台越趋多元,不时都能看到有人在各交流平台以方言书写白话文。若是一时兴起,无伤大雅,用在正式文献内,则实在该斟酌一番。正所谓,众人皆谙“白”,此“白”却非彼“白”也。

星期二, 七月 23, 2013

識文書白

目前面子书和手机谈天软件大兴,可以只用数据来沟通,几乎不用出一分钱。

其实就在手机短讯流行时,就已有人提倡以文言文书写,以短短数个字表达,省时省位。目前更不用说了,有些人懒惰用文字,直接用逗趣图案来取代千言万语,任君猜个够。

当然,要在手机用文言文表达,还看功力。现代人的文言文水平有限,要流畅书写恐怕很难。

自古以来,文人都是以文言文正式书写。多不胜数的典籍,如佛经典等,都以文言文所书。文言文水平有限,读起这些典籍来颇不畅通,无法一鼓作气读完,严重者还需靠白话文翻译。读文言文作品,需突破重重难关,难怪许多人对文言文拒而远之。

许多外国人都很欣赏文言文,他们觉得文言文句法优美是中文精魄,而白话文则有损美感。

虽说文言文亦从口语演变,而且各时代字义不同词义有异或者新字辈出,文言文之间有些差异也无可厚非。但其历经千年发展,已有固定格式,也备受考验。今人过于习惯使用华语白话文,其与文言文的差距太大,会更加不适应。

华语白话文兴盛至今,已有百年,作品累累。但,白话文有个问题,当许多人以方言白话书写时,会有碍不同方言群沟通。而使用文言文,将有助各方言群沟通。目前的情况则是,大家都使用华语白话,若方言白话没坐大,此方还可行。

笔者相信若非操相同方言,大家都不愿看到如以下的白话文:

广府语:“你仲嚟搞搞震?”
闽南语:“拢总没法度”
客语:“恩此等係不同伊帮手”
川话:“格老子,你跟老子充壳子?”
沪话:“儂舍体啦”

当然,要一时间取代白话文没那么容易。笔者建议“通文言文以览古籍,书白话文以应潮流”,目前的文言文教学还不够多,学校务必使学生习惯于阅读文言文,至少能轻易读通古代典籍,不至形成文化断层。书写方面,学生当然要适应当下潮流,继续使用华语白话来书写。至于用文言文书写则有待日后众人文言文水平提升时再论。

嚇跑非穆斯林家長

目前是斋戒月,全国穆斯林都需要守斋戒。非穆斯林若能也一起守,会使穆斯林深受鼓舞,觉得非穆斯林也有心来深入了解伊斯兰斋戒。但是,若非穆斯林没这么做,也并没问题。毕竟斋戒是属于穆斯林的范围。

某国小校长,竟吩咐非穆斯林学生在浴室用餐。不知道校长是怕穆斯林会受到食物诱惑?若是如此,该校长可能想得太多。毕竟他不可能晓得所有穆斯林学生的想法。而且,若是因受食物诱惑而烦恼而破空,那就代表该人并没有心守斋戒。何况穆斯林学生又岂会于斋戒期间聚在食堂?为何非穆斯林不能在食堂用餐呢?

笔者某年在新加坡出席会议,席上有数名新加坡穆斯林。会议期间某华裔新加坡人请众人吃糖果,她并不知道适逢斋戒月,在她的新加坡穆斯林同事都谢绝她的好意后她方知道同事正守着斋戒。之后这位新加坡人继续咀嚼她的糖果,还问其穆斯林同事介不介意,那班穆斯林说不介意因为他们都习惯了,不会因看到人家吃东西或嗅到食物的味道而轻易破功。而笔者本人则谢绝糖果,毕竟笔者生活在马来西亚,学会怎样不去刺激穆斯林,哪怕是无心的。所以即使是身在一个非以回教为国教的国家,笔者仍习惯避免挑衅穆斯林。所以当笔者看到“性爱二人组”的“清真肉骨茶”举动,笔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两人简直是不想住在这里了。

那些单元文化份子,时常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认为小学生不该再分裂,他们呼吁把各族学生聚在一起,曾几何时也呼吁搞宏愿学校。但是,如果国民学校时不时搞出各种花样,就像此事般,或像什么学生被骂妓女或被请回中国,那对华淡小而言,都是好消息。这种事若一再发生,只会吓跑非穆斯林家长,不敢送孩子就读国民学校或宏愿学校,怕孩子有一天会被迫在厕所或浴室用餐,那华淡小就不愁学生来源了。当然,华淡小够不够,还是另一回事了。

再论马来西亚种族政治

伊斯兰世界也觉得他们的世界很精彩啊。他们某些人胸襟很广很阔,希望世界众人,包括中华世界的人也来受惠。呵呵。他们会很奇怪,为何没有人要来体会伊斯兰的美好。就像我们中华人一样,觉得外族没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之美,太可惜了。呵呵。

有些则是犯了文化自卑症,干脆抱西方白人文明的大腿不放。总觉得处处还是白人的好,连第一语言也换上白人的了。呵呵。

至于一天外劳拿着同样的旗帜摇旗呐喊。我觉得若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要现在就阻止外劳人数增多。若现在我们不能斩断对外劳的需求,到了他们要求分一杯羹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理由不分他们一杯羹了。呵呵。当初马来人无法或不管大量华人淡米尔人涌入,他们没去设法阻止。独立时他们被迫要与这班〔外来者〕共享国家资源。然后才心有不甘,几十年来一直吵华印族裔是外来者的课题。这些〔外来者〕都有了后代,而后代都已有归属感了,你当初不吵,现在才来吵?

依目前情况来看,华人当然要呼吁废除种族政策,因为这才会对华人的政经文教比较有利。这路线是走对了。但要小心不要被人(尤其是马来极端分子)捉到把柄说呼吁者也是种族主义份子。呵呵。

“不要种族主义,你先废掉中文教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