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七月 16, 2013

佛學心得 - 求財

昨天我谈到了学〔佛法〕也能〔入世〕。说到入世,众人会先想到〔财〕。〔众人入世皆为财〕,这说法如要代表〔众人〕,或许不太中肯,但每当我环顾四周,旁观亲友,觉得多数人还是为〔求财〕而生活。

〔求财〕很好啊!在世间,丰盛的〔财力〕,能显著的改善家庭的生活。某些人福报很厚,出生就拥有好〔命盘〕,所有的〔福星〕都飞入了紫薇斗数里的〔财帛宫〕和〔福德宫〕,随随便便就有〔财〕了。

那多数的平凡人要怎样呢?一是请到风水明师看〔风水〕,不然就可以借助〔佛法〕。实践〔佛法〕,并不会阻碍某人〔求财〕,反而会使到某人〔财源滚滚〕。请看我下面解释。

〔佛法〕教导众人〔止苦〕之道。众人之〔苦〕在于,很想得到但又得不到,这就是〔执著〕,就是〔苦〕的根源。〔佛法〕教我们〔放下执著〕,借此而〔脱离痛苦〕。一旦〔放下〕,所求所想的,自然而然就来了。举个例子,若是〔求财〕,若能〔放下〕对财的〔执著〕,财就会不请自来。这种〔求财〕方式,与千辛万苦或不择手段去〔求财〕比较,一种是〔心情平静自在〕,一种是〔心情忐忑不安〕,两者完完全全不同。

得到〔财〕后,一旦心起〔贪念〕,就是〔执著〕再现,有〔执著〕,就会再度〔痛苦〕,然后〔想得到又得不到〕。

佛學心得-出世入世

也有人认为佛法是出世间法,要修持佛法,就不能入世。

佛法是教人如何终止痛苦的方法。出世或入世,则由人决定。

出世,不受世事干扰,进而减少"痛苦"的[机会],当然比较容易修。

入世,要受各种世间各种[诱惑],就比较不易修。

佛法教我们[灭痛],习得佛法的精髓,不仅并不阻止我们在世间获得成就,更能帮助我们在世间有所成就。

要注意的是,成就与贪欲,是两回事。

星期一, 七月 15, 2013

佛學心得 - 佛法不消極

很多人认为佛法很〔消极〕,对凡事都讲求〔忍〕〔让〕。

但深入探讨,我发现佛法其实很〔实际〕。

〔过去〕不能改,故不追究〔过去〕,〔未来〕不可知,故不去猜测〔未来〕。只有把握好〔现在〕,才能开创出理想的〔未来〕。

他人做了令自己〔不爽〕的事,佛法不是叫我们先去批评人家有〔错〕,而是先探讨自己为何会有〔不爽〕的〔念头〕与〔情绪〕,旨在不让〔情绪〕破坏〔理智〕,然后从中〔生〕出〔智慧〕,〔找出〕最利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这哪里是〔消极〕?这简直很实际啊!

再谈白话

某人抛书包引经据典要说服本人对文言文的观点错误。他提出了几点:

一)文言文其实是白话文。是后人误解为文言文。
二)白话文源自毛诗(西汉版本的诗经)。

以下是本人的答复:

白话很早就有,没错。文言文也是源自先秦白话,没错。但之后文言文脱离口语,自成一格,成为正统。书信来往,皆是文言。至于白话作品,则只是流行于民间。

日韩越人就是以文言文与古中国人笔谈,这是历史事实。

五四后,白话才兴盛,淘汰文言文。华语(普通话)也是在这时期兴盛,成为中国[国语],成为马新两地新式学府教学语。

这些已过去,现在〔华语〕盛行,若以各方言写白话,不通该方言者肯定不明意思。除非内容只针对该方言群。

我们若要以方言白话沟通。到不如叫学校不教华语,恢复方言教学更好。汉字则照学

各籍贯人士各写各方言白话,最终众人不仅是鸡同鸭讲,也鸡同鸭写了。

当然,同籍贯者用母语方言交流,就另当别论。

星期六, 七月 13, 2013

学识与谋生

新闻报导,本地大学生需上伊斯兰文明与亚洲文明课,国际生来本地深造则需上马来语文课。

读到这则报导,笔者首先联想到的,不是其他,而是就业机会。

伊斯兰文明与亚洲文明课,有多少成份教伊斯兰文明?有多少成份教其他文明?笔者不晓得。但该课程肯定有教导伊斯兰文明,由伊斯兰系毕业生来教,才算合情合理。

至于马来语文第二语言课,由马来语文毕业生来教,也一样合情合理。

这些课程,并非免费,无政府津贴,要上课,就要付钱的。政府规定要上课,学子注定需付这笔钱。

那些钱,流入大学或学院账户里,间接用来支付这些课程的讲师薪金。

可以总结,这项政策受益者,是伊斯兰毕业生和马来语文系毕业生。

同理,如果政府规定各大专院校学生需上中文课,中文系毕业生岂会愁无人聘请?

语文与谋生机会,息息相关,从这件事里,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中文没政府撑腰,要活下来,要站得挺,华社可以考虑使之成为必然的谋生工具,中文就自然而然有学生来源,自行开花结果

星期五, 七月 12, 2013

引經據典說名句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或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论版-引經據典說名句

不少作者,写文章,或写论文,都爱引经据典,证明所提出的论点可靠。

莫说经典,即使是名言名句,也大受各写作者欢迎,随时插入文章,增添文章色彩。来到面子书时代,更是天天看到名人或经典的名句四处飞。

引经据典,很好。但所引用之经典,适不适用?若经典是权威,经典往往有无数的注疏,作者又是取何方的注疏?

引用经典,有时也免不了断章取义,从文中抽出几句来大做文章,而忽略了全文到底要说什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夫子的〔以德报怨〕了。以德报怨,字面意思名目了然,但已离原句意思十万八千里。原句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人生是旅程,经历越多,看法越多。你我他天天都有功课做,天天都有新领悟与新体会,有时也会推翻自己以前的想法。普通人如此,伟人亦如此。许多人可能很早就能写出许多伟大著作,说出许多名句,但这些著作名句,都是应彼时的大环境而生,他们生命后期可能否定了这些著作与名句。故引用这些名句或经典时,需考虑到彼时的语境与作者当时的心路,是否真能准确表达引用者所处情境。

所以,引经据典,实在要谨慎。当然,写文章罢了,又不是在写论文,若是以写论文的时间精力来写一些应时的文章,实在太强人所难,现在的〔吃快餐〕环境也不太鼓励如此作。

所以,读者应所读每一篇文章存有疑问,不可篇篇都深信。读者不一定要去研究某文写得真实与否,但不该读了该文就照单全收。

所谓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疑)。这种精神很科学,有助破除迷信。某些宗教如佛教,就是鼓励信徒持这种批判精神,一直疑下去,直至疑无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