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月 04, 2013

略談羅馬字母和漢字的切磋

南老某次讲学时,说了以下这句

"现在人都是讲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很有学问。谁家的孩子坐在门口读英文,哪怕他拿本英文书来玩,人家也认为这家孩子很有出息。如果谁家孩子坐在门口读《易经》的话,那一切就完啦!"

我放在面子书(脸书)上,友人见了留言:

“Abcefghijklmnopqrstuvwxyz只有二十六个,汉字有多少个?我没数过”

我因而有感而发:

“罗马字母虽然只有二十六个,但从中变化出来的生字多不胜数,单看字面不明其义,需要查字典才懂,有时需要看整段句子来猜。最糟糕的是,“我手写我口”,当生字新词越来越多的时候,由于没有如汉字般的“象形”功能,后人完全就看不懂了。古英语的文学巨作《贝奥武夫》的英文与现代的简直是完全两样。

至于汉字,简单的常用汉字才几百个,每个字都能和其他字组成一个词,比如“好人”“好事”“好色”“好玩”“好心”,只用一个“好”字就能生出这么多种配搭,再学懂“人”“事”“色”“玩”“心”就完完全全能了解了。那些字那些词,单看字面都能略懂。而且中文长久以来书面语(文言文)盛行,所以中文程度中等的人都能对数千年前的著作稍微懂一点,再加把劲读多点就能读懂了。”

汉字集合型、音、义功能,是老祖宗的伟大发明。我们此生有幸学到汉字,千万要珍惜。而且据传说,仓颉造汉字时,“惊天地动鬼神”,开启了汉字文化时代。依次传说来看,汉字的确是神圣的。

星期三, 十月 02, 2013

周易小知識 - 電腦

我喜欢编程,也喜欢《易经》。易经是中华第一经,里头有八卦及河图洛书的原理。孔子写了不少书为之注疏。电脑的运作原理是来自易经的。电脑是二进制,就是1或0。电脑就是考解读一连串的1或0来运作的。1和0可以变化成10,01,00,11。再变成001,010... 等。而我们老祖宗所说的阴阳生两仪变四象变八卦就是如此。二进制是一位德国人莱布尼兹(当时德国还没成为一个国家)发明的。他的发明就是受到易经的启发。

读者问:周易注重卦辞不中阴阳。汉代才把易经推向阴阳,五行,先天,观察历法等等。

我答:周易是谈卦辞。而卦辞就是谈卦。卦是由阴爻和阳爻所组成。孔子的系辞传已谈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我认同五行等是汉儒的杰作,进步一完善了易经的功能。


周易系辭傳心得 - 根本無吉兇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 《周易 系传》孔子

事物有分吉或凶,好或坏。但事物好和坏是由我们所说的。我们念头一动,或者我们对事物起反应,动念头,那同时我们就是在为事物分吉凶。即使是凶事,若我们能看得正面,很快这凶事就会变成吉事。因为凶只是我们动念去定义而已。

若您对“凶”不起反应,不动丝毫念头,加上对“道”的信心。那“道”此时将会“佑”你,使凶变吉。“天自佑之,吉无不利也”。

举个例子,你有天穿过森林,遇上老虎,此时你若能冷静,求助于天。结果可能是,
一、老虎自己跑了,二、或你被老虎伤了,三、或你被老虎吃了。

老虎跑了,你保住了命,大吉。老虎伤了你,是凶,但因你不下判断,当此事为凶事,故你虽然伤了,但你的心却很平静,不因受伤而怨天尤人或过度伤心惧怕,然后突然某人来到此地,看到你受伤而救你,而此人可能成为你日后的伴侣、良友等等,这就是凶中带吉,所以你还会认为被虎咬伤是坏事吗?第三种结果,你被老虎吃了,归“天”了,这是注定你该被吃,但这可能是你被吃了会成就了宇宙其他的事情,就比如你孩子可能注定要在无父的环境中受磨炼,日后成为伟人。而你被吃就是要造就孩子无父的情形,使他可以在无父的环境中成长。

当然,事情没有所谓的注定,所以才有“变易”,就是说万事无时无刻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这就是“不易”。

我们人的信念可以改变一切注定,只奈何不了宇宙自然之“道”而已。信念有了,“道”才会因此产生作用。为了建立信念,我们需先找个事物好依托,可能是宗教或其他等等,当我们亲历其境有所领悟后,我们的“信念”将获得巩固,“信念”越巩固,效力就越强,届时就真的是“天自佑之,吉无不利了!”

周易系辭傳心得 - 無思無慮致天人合一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假借得,指成果)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 《周易-系辞传》孔夫子

这是孔夫子从咸卦得来的心得,寫得非常浅白。孔夫子说天下“殊途而同归”,又何须有挂虑!夫子也解释自然法则如日月、寒暑、屈伸等现象都能生出各种结果。“精义入神”,南老说是指“天下何思何虑”也。“利用安身”的意思是,只要静下身心,就能“得到”成果了,也是在谈“天人合一”的境界啊!

友人問我,可以解释一下天人合一是怎样的竟界吗?

我只能说我看过的“天人合一”。就是问题在前,突然间有“讯息”“画面”等等自天而降,这是一种。我偶尔有经历过,不常有。心至纯的人会保持这种能力。

另一种是,身陷困境,平常时都会焦虑,但若那时“正心”“诚意”(《大学》),把专注拉回自心,不为眼前事分好坏,突然间事情会大有转折。这我就曾经历过。

总之,要天人合一,就是要顺着“道”走,前提是要信任“道”(可以把这个换成,信任上帝、上苍、神明,顺服上帝、上苍、神明),不为眼前事分好坏,保持“中庸”。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

天人合一是种状态,我们普通人要达到不会难,但可能无法持久。圣人就不同,圣人时时刻刻保持着“赤子之心”,所以随时都能通天地。

周易系辭傳心得 - 不急而速、不行而至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細微)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事物);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 《周易-系辭傳》孔子

第一段孔夫子先说《易》有四种为人处事之道,即看卦辞、观变化、阅卦象、玩占法

之后孔夫子说《易》是无思无为,静静不动,生感应然后能知天下事。这边很有“天人合一”的味道。

末段孔夫子说圣人会把《易》研究得巨细靡遗。《易》精深而能知天下之意愿。《易》很仔细故完成知天下之事物。《易》很神奇故能达成“不走而能抵达”的境界。这“不行而至”简直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啊!果然是“天自佑之,吉,无不利”!

星期二, 九月 24, 2013

某米酒廣告文

以下的中文说明很溜。虽然用了一个广府白话词,但仍有中文独有的四六特色(酒度适中、香醇温厚、豉味倾向、入喉绵甜、回味干爽等等)。写得非常好。

这才是中文。没欧化影子。也不会太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