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十一月 17, 2014

誤入異度空間


大学时期,与三女同居不同房。某夜,正于电脑前"厮杀",一女突来问,昨日深夜可有敲打我门?答"没有"。该女说"与同房另一女同时听见有人敲其门,他俩开门看,无人,外头漆黑一片,楼上楼下皆鬼寂"。我问"几点?"。答曰"凌晨四点左右"。我立时觉得风扇所吹来的风变得格外寒冷,整身起鸡皮疙瘩。是缘前一夜明明于楼下电脑前"厮杀"至清晨五点多左右,楼下灯火通明,何来"凌晨四点屋内漆黑一片",又何来"楼上楼下皆鬼寂"?

数日后,家里突来二土生华人妇女,先在宅内走走看看,之后以酸柑汁混合香灰,置放在宅内某处。这纯粹是小枝小节,真实之细节极之繁杂,现已已无法全数亿回。

冤親債主


一日与黄师傅闲聊,他说某位博士客户,每推拿一处就可听见她发出不同叫声,有人声、有兽声等。严重时更可见她拨弄肢体作各种形态,有如乩童般灵体上身。其中一次就作老虎状要咬人。

有见此为特殊案例,黄师傅只好每按一处,就念咒数遍,期待可“超度亡灵”。有此按倒某处,更碰到“埃及军官上身”,怒骂此人前生夺我性命,我方隐入其身骚扰其人,其今生痛苦皆为报应,实为罪有应得,你又何必多管闲事?黄师傅就跟这亡灵谈判,须多次对方才肯放下离开。
就这样,与不同的亡灵作如此的谈判好多回。病人的病情果然有好转,不可谓不神奇。

”业“为佛学概念,世间一切随业力流转。

但“业障”这概念或是或非,除非可观前生后世,否则将无从得知。

惟人若深信世间种种不顺皆为其业障所致,那即使本来有力克服困难,反而因业障观念早已深植心中,而使“业障”成为事实。

同理,冤亲债主这回事,有或无,根本无从证实。但若深信自己的厄难皆拜冤亲债主所赐,想不“制造”出冤亲债主,都难。

 整世人天天观想佛菩萨,临终前意识模糊,甚至是平常时,当脑波频率与平常大有不同,可以肯定的是,要见佛菩萨如见真人,并非难事。

为何要质疑冤亲债主这回事,就只因似乎只有佛教某派特别强调。其他宗派,或其他宗教,根本无此概念。

黄师傅的博士客户前来治疗时已四十多岁。前半生发生了什么事,没人晓得。其冤亲债主是否为自己深层信念“制造”,不知道,但有可能。她若是笃信冤亲债主观 念,认为冤亲债主讨债来了,使自己痛不欲生,长年累月下来,已成“事实”,那么出现每按一处便会释放出某债主的现象,也不出奇了。

星期日, 十一月 02, 2014

真關華校的事?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九日获刊于南洋商报言论版- 有话直说:真关华校的事?•勇瑜

Sjkc Images, Stock Photos & Vectors | Shutterstock

语言可为族群象征,可纯粹为学习或谋生工具。

语言为族群文化象征,即是你我的母语,是祖宗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语言,所用的一字一句皆为千百年的智慧结晶,与父母兄弟姐妹交谈都用母语。我们对母语的感情只有深没有浅。

语言为学习或谋生工具,即如学英语乃为能读得英语世界各门各科好读物,或为能在英语主导的工作领域谋得良职。抱此心态者,或许对英语谈不上有感情,但生活中却离不开此语言,毕竟该语与自己的知识水平甚至职业生涯息息相关。

语言还可成“国族”象征。语言可被冠以“国语”之名,营造出“某语”代表“某国”,“某国人”必掌握“某语”的印象。好此道者认为,国人若国语程度不佳,就不配成为国民。

好了,大家都配合,大家都遵守“学好国语是国民义务”的游戏规则。母语学校强制学生学国语,国语成了必考科。学生为了有漂亮成绩,努力学习国语,甚至还上国语补习班。花这些额外钱,都是为了确保国语程度顶呱呱。这都是许多华人学子所经历之事,谈不上新鲜。

好了,国文科考获甲等,国文科及格,还是有人说三道四,说你纵然及格、获甲等,但你的会话水平不合格,不够“地道”,还带有“乡音”,甚至不常在脸书使用国语也是“罪行”。原来会话才是重点,要懂得“乡土会话”才行。原来正规国文课内容过于“正规”。原来我们要多在脸书用国语才对。原来这一切通通乃因华校的国语教学有问题。

或许,本来身为非马来人的我们,会话还算流畅,虽不懂得“乡里俗语”,但可勉强应付日常所需。入社会打滚,若运气好,成了公务员,日日使用国语,国语又岂不能越用越得心应手,又岂不会变得地道?不过,公务员一职,僧多粥少,非有心就可得,不得不靠上天的眷顾。

所幸,成不了公务员,我们尚可投入庞大的私人界内。这里是另一个世界,由英语主导,国语沾不上边。身在私人界,使用国语的机会微乎其微,与政府做生意打交道则另当别论。家里用母语,外边工作用英语,国语水准停在中五时,不用少用再退步到更早前时。

同理,华人在外无处使用汉语方言母语,在家也鲜用之,母语水平就“越不用越堕落”。马来语比起华人汉语方言幸运多了,是庞大人口的母语,又有政府这靠山大花人力财力大力推广支持。或许,一朝马来语若能拿下“私人界”这座江山,诸如“华人国语水平弱乃华校的错”的言论,根本将不再有市场,丝毫无法引起关注了。



星期六, 十一月 01, 2014

富都(半山芭)禤記沙煲雞飯 (Heun Kee Claypot Chicken Rice @ Pudu)

闻禤记之大名已久,常向往这在沙煲盖上放热炭的鸡饭味道会是如何,今天终于有幸尝到。看到工人在沙煲盖上的火炭,口水不经意的在嘴里滋长。

七时左右抵达该店,车位容易找,从店面外观之,客人似乎不多。踏入店内,尚有空座两三个。不过,即将吃完时,店外已有等候入座的客人了。原来大家都这么迟吃晚餐?呵呵。

除了点沙煲鸡饭外,还点了老黄瓜鸡汤。

沙煲鸡饭,饭粒粒分明,不会过软,不会过硬。饭香自是不用多说,叫我意外的是,其砂锅锅底饭焦不多,其他的店往往都是锅底一片饭焦。料也足,鸡肉腊肠够多,附加上一小碗软咸鱼,很有诚意。鸡肉非常软滑,口感类似童子鸡!

汤,味道足,够浓郁,鸡肉也跟沙煲鸡饭内的一样软滑,配鸡饭吃,另有一番风味。








星期二, 十月 28, 2014

當宗教不再純粹是信仰

宗教功能本是为普罗大众提供信仰。宗教祖师爷把教义教导给信众,而信徒可以祖师教导之言或宗教经典为依据以作身心灵修炼所用。

当宗教祖师的徒子徒孙渐多后,为了便于管理,宗教就有了组织形式,建立各种制度等,方便传播教义和管理信众。神职人员就是因宗教组织而生的职位,以从事诠释经典教导信众等等的工作。

当宗教成了一种拥有严密制度的组织后,宗教可说已是以“人”为中心,事事都离不开人。譬如,组织要生存,就须有信徒,故广招信徒成了必要。而确保信徒不离开组织,也是宗教组织的工作,最基本的就是要信徒把某些教义当教条,把宗教教条融入信徒生活里,信徒万万不可违背,违背就须受惩。说实话,这根本是变相的“恐吓”。此时,宗教可说已变了质,失去了原有旨在教导信徒锻炼身心灵的用意,反而成了玩“抢地盘”游戏的组织,所谓的“政治化”也。

回教的唯一一部经典乃收集一连串通过穆圣口中所出天启句子(Ayat)的《古兰经》。古兰经的部份句子成了回教徒的教条,不过稍嫌不足以成为可应付整个社会,就以不同版本的《圣训》补上。《圣训》地位仅次于《古兰经》,成书目的为记录穆圣及圣门弟子言行举止供信徒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从历史角度声称百分之九十九的《圣训》都是伪造的。其实,回教法完全采自《古兰经》的其实并不很多,《古兰经》只贡献回教法的基础而已,而且并不精确,有许多灰色地带,任人依景诠释。

穆斯林在不同的社会与地域都有不同的信仰方式。极端者就如塔利班,其领导班子凭自己对穆斯林社会的完美想象图以暴力建立起“神圣完美无暇”的伊斯兰国度。温和的穆斯林则就勤力行五功来作身心灵锻炼。在印尼这世俗政权国度,就可见到有不同面貌的穆斯林,有极端主义团体,但多数的穆斯林都活得很世俗。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穆斯林也生活的比较世俗,去舞厅、喝啤酒的穆斯林大有人在,他们的宗教色彩不浓。

今日,我国穆斯林的世俗一面渐渐消退,“回教”课题渐渐已成使我国社会继续分裂的毒瘤。马来社会爱把回教当作身份象征,回教已非纯粹是对真主的信仰,回教反而多了“制造”马来人身份的功能。令人惊讶的是,马来社会对政府所成立的宗教警察机构好像并不在意!毕竟这些机构所做的一切,都大大干涉了穆斯林的私生活。这些宗教警察可以随时捉拿他们认为不守教规的穆斯林。从这里可看出,在我国,身为穆斯林,似乎不纯粹是学习如何荣耀真主这么简单,生活上还须受宗教警察诸多管制,或不在“主麻日”去清真寺礼拜就会受穆斯林社会大力抨击等等。这些都是以恐吓方式来控制信徒的行为,与《圣训》里穆圣以智慧和温和态度处理事情有着天渊之别。

且让我们看看回教与佛教的分别。佛教也有戒律,佛教强调入寺的僧人须遵守戒律。僧人犯戒,其师父就会处罚该弟子,而该僧人也会名誉扫地,受社会排斥。但佛教戒律对非沙门中人完全不起约束的作用。入世间的佛教徒,完完全全有自由选择要不要遵守佛教五戒。原因很简单,真有心要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是自然而然的会去守戒,何必要求他人从旁监督?

所以,回教在本地已成了控制穆斯林的工具。我国马来人思考任何事,都惯性的不能超脱狭隘的教义范围。他们完全不敢涉猎其他宗教的书籍思想,就只因怕受到回教权威的对付,甚至是须面对来自马来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笔者在跨宗教交流论坛与各宗教信徒交流时,碰到不少马来人,对佛教的知识几乎是零。有些甚至还不能分辨宗教和华人文化的区别,以为十二生肖是佛教的东西。前往书局参观,十之八九的马来文著作都是关于回教的书籍。有者甚至还认为,穆斯林需要确保周遭环境都遵守回教教义,所以虽然啤酒节禁止穆斯林参加,但身为穆斯林,有必要阻止啤酒节的宣传,甚至有朝一日把啤酒赶出马来西亚。

问题是,身为信徒,若不涉猎本宗教外的思想,就跟本无法对自己的信仰有新心得,这对宗教师尤其重要。宗教师如果只是重新讲解其他人的诠释,那多一个宗教师与少一个宗教师根本无差。我们举儒教为例,儒教经过隋唐禅宗各派的思想冲击后,在宋一代终于出现了新的诠释方法,宋朝一班大儒终于开拓了儒教关于性理的新领域。早期的回教文明之所以辉煌一时,就是拜回教学者不抗拒接触古埃及、希腊、罗马、印度思想所致。这也是前首相马哈迪呼吁马来人以英语文学数理的原因,他的本意就是要马来人不成为思想僵化的回教徒,而是仿效早期回教徒勇于涉猎他家思想的精神。

在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只要非回教徒去了解回教,而不让回教徒了解其他宗教。这根本对国民相互了解完全没帮助。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单向的。真正的了解应该是双向的才对。政府应该了解,让回教徒了解其他人的宗教,只会对回教徒本身有好处。担心回教徒因而失去回教信仰是很可笑的事,那是“毫无信心”的表现,也是“失去地盘”的心态。

星期五, 十月 24, 2014

友誼、合作、發展、共贏

写起这篇关于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林林种种,我不禁想起了往生多年的祖父。我是马来西亚人,祖父则乃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生于中国,长于中国,自认为“唐人”(华人),一生效忠“唐山”(马来西亚闽南人对中国大陆的称呼)。有时我想向祖父他们这些海外华人移民,如此喜欢用“唐人”“唐山”这些词,想必是对曾威震天下唐帝国的一种缅怀。一生忠于“唐山”,祖父却须在“番地”谋生,兼且在此开枝散叶,慢慢适应了此地环境气候,最后还葬在距故乡永春千里之外的“昔加末”,他生前可能想也想不到吧?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若祖父碰上今天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大陆,商机遍地,他也不必那么辛苦漂洋过海,可有多些时间陪陪父母家人。儒家四书之《论语》有云,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若能选,谁又想远离双亲独自在外漂流呢?

说起华人下南洋,据说,中国唐宋时,已有人自中国大陆往这里定居,但可能人数尚微,不足为道。明朝时中国大陆又来了一堆人在此处定居。我曾在马六甲生活一段日子,当年乘搭巴士时往往会经过三宝山,该山华语虽名曰三宝山,但马来人却称之为“华人山”(Bukit Cina)。三宝山之三宝为三宝公郑和的尊称。三宝公郑和七下西洋,至今仍是壮举,即使是今人,也鲜有三宝公的那种魄力与能耐。跟随郑和公下西洋者人数众多,当中不少在本地落地生根,娶土著为妻,无意间产生了新族群,说马来语,吃马来餐,却在生活中奉行华人传统文化习俗的峇峇娘惹族群。若参观他们的旧居,可以看到祠堂,或祖先牌位等,峇峇娘惹文化是马来西亚的一大特色。当年我上国语课,得知本国有本历史著作“马来纪年”,里面许多故事都与中国有关。其中一则故事是明朝皇帝把公主汉丽宝嫁给马六甲王朝苏丹,是当年中马两国的一桩美事。明朝过后,华人分阶段陆续南来,高峰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本地华人城镇一个接一个涌现。比起其他人,祖父则稍迟方来。

明王朝三宝公下南洋是为建交,而非来侵略或剥夺资源。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国与国之间的君子之交,因为之后,来自西方的一堆航海大国如葡萄牙荷兰英国等都是来这里殖民抢资源的,与明王朝的作风形成很大对比。明王朝与马六甲王朝固然是属朝贡关系,即马六甲每年向明王朝进贡南洋珍宝,但这并非单方面的只取不还。儒家之作《礼记》有云:“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明王朝继承中国政统,想当然不会弃礼仪而不顾,往往回礼较所收下之物更为丰富,故朝贡体系实为双赢之道,各国各取所须,彰显中马两国间的友谊。今天,国与国之间平等往来,亚洲已无朝贡体系,中马两国也已不再是当初的王朝政府,已由现代政权所统治。纵然如此,双方仍没忘记数百年来得来不易的友谊,虽然双方友谊曾中断一时,但经及时修补,很快就和好如初。两国领导人互访在今天更是平常事。而从前的朝贡模式,放在今天,就是你进口我的棕油、橡胶,我进口你的“中国制造”、芦柑等,我们一起互惠互利、我们继续共赢下去。然后,两国又互设产业园。你在我家设立钦州产业园,我在你家经营关丹产业园,我们聘用双方的人才,养起了不少家。所谓“礼多人不怪”,中国政府甚至还送上了国宝-熊猫,这礼物非常贵重,中国政府诚意绵绵。我国国人也正等着这对熊猫到来,届时熊猫馆一定大热矣!

中马两国经济与贸易往来之历史非常悠久。数世纪以来,都有来自中国的商船停泊在马六甲港口,或是经商,或是休息。如今,南中国海海域不时都能打捞到中国古代沉船,而马来西亚境内也常常有中国各古朝代的瓷器与陶器出土,这些都是中马两地古时频繁来往的“证据”。所谓的“证据”,也能从语言里窥得一二,马来语里就有许多汉语(闽南语)词汇,如茶、如面、如足够等,一一细查,会令人惊叹不已。今天的马六甲已非港口,但两国间经贸合作反而愈加频密。如今,中国已成了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而马来西亚则是中国来自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很难得,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信任。在这之前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有不少马来西亚商人趁前往中国投资。他们直接参与中国经济腾飞三十多年的奇迹,本身也在中国闯出一片天。而在更早的二十世纪初期至中期,马来西亚当时尚由英帝国殖民,这里的华侨,如我祖父等,赚了钱,必送一笔回去中国故乡,以行动来感恩。至于那些事业有成至大富大贵的华侨,就做得更多,在中国故乡建路建桥建学校,如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就在其故乡建立了集美学府和厦门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厦门大学更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办分校,算是回馈吧!有些华侨甚至还尽力资助民族独立运动,推翻彼时中国的专制王朝政体,建立民主中国。所以,华侨在中国近代建国史中,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发展,实实在在可赠予四字牌匾 -“功不可没”。

其实,两国合作又岂止于经济贸易教育等。近年来,中国游客成了马来西亚的主要游客来源。身处各旅游景点,耳朵躲不过中国腔普通话。犹记得我尚就读小学时,马来西亚政府开放探访禁令,身边亲友当时很热衷回中国故乡探亲,还要把礼品大包小包的带过去。步入西元两千年后,反而轮到许多中国亲友来此处探亲了,也轮到他们把大包小包礼品送给我们。这些变化都一一由我们这些海外亲戚验证,而最大的改变是,中国亲友的物质生活条件比从前好得多了,而这些进步也不过是短短十多年间的事情,他们可谓有福。我们这些海外亲友看在眼里,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当然,神州大地旅游配套,在本地仍红得很。

祖先生于动荡时代的中国,也许不曾想过中国今天会发展得这么好。如今他们的故乡已太平繁荣了,而我们这些后代在马来西亚也活得很好,他们泉下有知,足以感到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