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都有一段日子了。巴巴、娘惹文化就是早期华人与本地土著姻缘的结合品。19世纪末期有更多的华人南来谋生,从中也出了极为著名富商,如陈嘉庚、李光前之类的。华侨们的所谓祖国还是中国,他们遥想有一天能衣锦回乡、光宗耀祖!至于他们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后代对中国的认同感并不大,但那感情还是驱之不散,因是一代传一代的,此乃人之常情。
只是,当二战结束后,整个局势的演变并不如整个海外华侨所愿。由于当时世界处于意识形态两大阵营互相斗争之时,而恰巧中国大陆又为共产党拿下,南洋华侨皆于各种原因而没能回去,而只好把当地当成新的落脚点。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华教血泪史。牺牲最大的就是林连玉老先生,为了争取把华文列为官方语文,而受到政府打压,最后连公民权也丧失了。华社先后出现了数位伟大的华教捍卫者,使华教于今天在马来西亚国土上屹立不到!
只是,今天的马来西亚,让我们看到了什么?要见到不同的种族在一起吃东西、看电影,还真难见啊!多数国民都是以同样种族的人为朋友,至少在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如此。除了宗教关系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小到大都没什么机会接触友族同胞,所以两族间有蛮深的隔阂。
是不是华小造成了这种情况呢?
马来西亚华人都拼命把孩子送往华小,结果孩子家里说华语,在校也说华语,严重缺乏与友族孩童沟通的机会。而友族同胞,除了少数以外,其他的也把他们的孩子往国民学校送去。这,是不是好事呢?如果这种情况在本地华人的下一代重复出现,可想而知与友族的鸿沟会越来越大,国民严重两极化!万一这真的发生,对本地华人是最不利的!因为长久下去马来人的数目肯定大大超过华人的数目。如果华人与友族不能良好的沟通,极有可能徘徊在各种利益门外,在此国过着悲惨的命运!一旦被迫害,中国台湾未必要收留这批为数庞大的华侨!皆时,惨矣!
如果我们接受同化政策,会不会更好呢?
首先,我们需要放弃对本身是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我们要放弃学习华语,要放弃过春节、端午、中秋等等!这,可是很大的牺牲啊!我们与友族们同校,一同上课,一同玩乐,说同一种语言,就像泰国,就像印尼!政府也废除歧视华裔政策,大家公平分蛋糕。然后政府削弱伊斯兰教的影响力。最后各族融合,真正实现了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梦想。我想,这也是巫统长期以来的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华人的身份认同,逐渐侵蚀华人的经济利益,影响华人皈依伊斯兰教,丧失华人姓名,以马来语为母语,异族通婚混血以优化马来人的基因、血统。一切,就从巫统奉行的“强化国小”及“宏愿学校”教育政策开始!巫统官僚也长期有意无意骚扰华小,例子有1980年代末的派不谙华文的校长去华小掌校而掀起“茅草行动”。
难道,这真的可行?还是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既不影响华裔保持华人的身份,又能融入为真正的”马来西亚人“?
看看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侨的情况。除了泰国、菲利宾外,印尼的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进展不太顺利。我想,还是宗教问题吧!伊斯兰教的保护主义太过火了,叛教者死,可怕!不幸的是,本地马来人也是伊斯兰教徒,华人要完全融入,就要皈依伊斯兰教!总不成我们要重蹈印尼华侨的覆辙啊!
而且,除了6年的华小教育外,大多数华人学生都会在国民中学或国民型中学上课,在这里通常每一班都有一定比例的不同族群的学生,所以学生也有足足5年的时间好好学习相处之道。只有独中生在这面较弱。
我想,未必要消灭华小!而且,据说近年来华小受到越来越多的友族父母青睐,所以所招生的友族学生人数增加了!真可喜可贺!
希望华社能继续壮大华小!争取有一天华文能成为马来西亚的其中一个官方语文!圆了林连玉先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