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九月 24, 2013

某米酒廣告文

以下的中文说明很溜。虽然用了一个广府白话词,但仍有中文独有的四六特色(酒度适中、香醇温厚、豉味倾向、入喉绵甜、回味干爽等等)。写得非常好。

这才是中文。没欧化影子。也不会太难懂。


印尼都能掛上中文招牌了,巫統政府仍欲”清洗“中文招牌乎?

某人最近到印尼办公,顺便往商场逛逛,拍了不少照。

其中一图竟见中文字,什么“海鲜酒家”。余无意中看见,十分惊讶。想当年印尼排华三十多年,直到二十一世纪头方解禁,解禁至今短短十年,中文招牌再度登堂入室,不再是当地政府眼中的妖魔鬼怪。印尼华裔有福了。

看了印尼看本地。本地巫统政府近日推出新版“教育大蓝图”,官方还说推出此蓝图旨在提升国民“国语文”程度,促进各族团结。这种提升马来语文地位的思考方式,根本就说不通。其他族裔并非马来族,你政府怎能以非巫裔的马来语文水准来衡量各族的团结程度?说穿了,他们是借“种族团结”之名以行“大马来人主义”,使全国非巫裔都乖乖臣服于马来语言及文化下,最好是你们全部同化成马来人,当然,如果所有国民都变成马来人,巫统又会失去斗争意义,到时可能就倒台了,很好笑是吧。

巫统不敢明目张胆排华,就以“教育大蓝图”这种看似合理的方式来“以华排华”。我没说要你不教华语文,我只要你多上马来语文课,好好提升马来语文程度,所以你需加倍用工,同时我也要你多上英语课,保持良好英文水平。等你上这些课上到筋疲力尽时,再去学你的华语文,然后给你华语文难拿甲等成绩。渐渐的你对华语文兴趣乏乏,自己放弃华语文教学。这招真高明,但很快就给余看破。如果以余的智慧都能看破此招数,那么想必大多数人都能直到巫统政府的“司马昭之心”。

印尼排华三十多年最终仍旧解禁,你巫统现在还想学人家排华,有没有慢了点?当初日本经济起飞二十年后,你才来提出“向东学习”口号。拜托你巫统政府不要每次都这么迟钝,好吗?


星期五, 九月 20, 2013

衛生部的中文傳單

本国卫生部,乃少数由华人当部长的部门,虽然目前由印裔当政,但总算还是非马来人。由于该部门种族色彩较淡,所以当余在政府医疗中心看到以下的传单时,并不出奇。

余很感谢卫生部为国内六百多万华人印了不少传单、布条、册子等等。但余希望该部门有诚意,认真写好各种传单文字,不是随便找人或网上翻译器来敷衍人口众多的本国华人。余如此说,是因为这传单的文字十分有问题。



如果发生上述情况(这句没问题),
请立刻于附近的医院或诊疗所(应该写成:请立刻前往附近的医院或诊疗所)
或致电999(没问题)

您的快速行动可以援救生命(这句子怪怪的,尤其是“援救”好像用得不太对,常人都用“挽救”。这传单也犯了“欧化”的问题,写中文不一定要“您的我的他的”。所以,余认为,该句可以如此写:马上行动,保住生命!)



星期四, 九月 19, 2013

省點補習費也好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三年十月四日或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论版-省點補習費也好 

马来语- Mǎ lái yǔ - Chinese character definition, English meaning ...

华教团体对最新的教育大蓝图有异言,因为教育大蓝图要增加华小生的国语文上课时间。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不妥,但学校上课时间有限,国语文课节数增加,那其他课的节数大概就要调整一番。华小顿时变得好像是“语言学校”,专攻三语。

吊诡的是,本地上一代华裔平民只说巴刹马来语就可以与马来人嘻哈一番,而他们根本没受过正统马来文教育。现在的华裔生的国语文水平比他们的祖辈好得多了。

其实,前首相敦马曾说,国语文目前不是知识语言,所以敦马才坚持要落实英语文教数理。而国语文水平,只能靠官方去推动,然后期盼可以挨到发光发热的一天,在本地和国际上抬头。目前私人界几乎都拜英语文为神。当局其实也想打破英语文在私人界的垄断,好让国语文可以成为民众真正的工作语言。这方面可以由当局曾打出在私人界推广国语文的应用广告来证明。

家长对学府的首要期望是把孩子栽培成才,而如果增加国语文的上课时数增加影响到学生花更多时间在学习各种实用知识时,那将令家长失望。何况当局是说提升国语文水准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团结,理由很牵强,许多家长不能信服。

许多人担心,在小学中学时力拼国语文拿甲等,补习国语文花了父母不少钱,最后上高等学府时国语文渐渐从眼中消失。在私人界打工后国语文更是抛回给老师。而所花的时间与精神此时再已追不回了。这算是很多人的经验。

不同领域所需的语言程度都有所不同。举个例子,英语文程度不一定要能达到文学水平才能学数理或工程。政府若是觉得只要搞好华裔子弟的会话和读写,那么简化国语文课程会比较实际(拿掉古文和文学内容)。毕竟华裔子弟是把马来语文当“第二语文”来学习的。

多懂得一种语言的确很好很上进。但那应该是个人选择。如果学生知道自己不是多语的料,或只想专注在学习实用知识上,那强制学生学多语,唯恐弄巧反拙。毕竟 有几人真正精通多语? 有几人是赵元任?

如果当局还是注重数理或其他实用知识,那就不该过于注重语文科。时间有限,对欲学习实用知识的学生而言非常宝贵。当然,如果有学生真要成为马来文文学家,我们应当鼓励之,皆因那是自愿的。

当然,若当局真如所承诺般,为华小国语文补课派出上等师资,那么家长可以省下补习钱了。目前家长把孩子送去补习已成了风气,所以若学校师资良好,家长可以省下补习费,学生也能省下补习时间。

政府欲提升国语文程度有感

华教团体对最新的教育大蓝图有异言,因为教育大蓝图要增加华小生的国语文上课时间。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不妥,但学校上课时间有限,国语文课节数增加,那其他课的节数大概就要调整一番。华小顿时变得好像是“语言学校”,专攻三语。

我们的祖先说巴刹马来语就可以与马来人好好交流,又何需受什么马来文教育?这些教育时数问题完全是政府为了实现“大马来人主义”而搞出来的,骨子里全都是为了“马来人的面子”。

说穿了,政府要提升华人的马来语文水准的背后目的只是为了"马来民族的面子"。他们当中包括老马都知道国语文目前根本不是知识语言,只能靠官方去推动。然后期盼可以挨到一天国语文发光发热在本地和国际抬头。目前私人界拜英语文为神。政府也想打破英语文在私人界的垄断,好让国语文可以成为民众真正的工作语言。

为了“马来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拨出更多时间学习马来语。原来学习好国语文比学习实用知识与技能要重要得多。我想请问政府,搞“国民团结”当真重要过培养“知识人才”?

最糟糕的是,小学中学力拼国语文拿甲等,补习国语文花了父母不少钱,最后上高等学府时国语文渐渐从眼中消失。在私人界打工后国语文就可抛给老师。所花时间与精神此时已追不回了。

我想请问政府,你要学生提升国语文程度,目的为何? 培养一两位华裔马来语文专家? 或文学家? 还是国语文水准提升后,学生比较能通过"国语文"来掌握"实用知识"?若只是要基本会话和读写,何须用上这么多时间?去简化你的马来文课程不久行了吗(拿掉那些什么古文和文学内容)。毕竟华人子弟应该把马来语文当“第二语文”来学习的。

多懂得一种语言的确很好很上进。但那应该是个人选择。如果学生知道自己不是多语的料,或只想专注在学习实用知识上,那你政府强制学生学多语,岂不是在捣乱? 有几人真正精通多语? 有几人是赵元任?

语文强不保证就能很容易学到其他技能。学实用知识,难道英语文程度就要强到可以写文学作品?读工程难道英语文就要顶呱呱强到像白人一样?学马来语文学到顶呱呱,我们华人就会更加了解马来人国民更团结?有没有搞错?

如果政府还是注重数理,那么请不要在逼华人子弟提升马来语文程度。时间有限,我们还要用来学其他实用知识的。当然,如果有人真要成为马来文学家,我们也不应阻止他。

最毒的是,慢慢使你们华人觉得学华语很麻烦,很没用,很耗时间精神,又不能用华语文谋生,最后华人你自己放弃华语文,这才是高招。

星期五, 九月 06, 2013

种族团结的悖论

人类都是倾向与同类相聚的。我不觉得马来人华人喜欢各自活动各自各精彩会有什么不妥,那很正常很自然,河水不犯井水。我们不可能为了两族更融洽而不吃猪肉等等。若两族有什么误会与纠纷,我们该好好协调,或用法律方式处理。所以我觉得,如果某华人选择一生不与马来人打交道,没有问题,也不算不健康,他有权这么做,也有权选择不学马来语文,他只是没有权因对马来人有偏见而攻击马来人。

现在,为了“马来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拨出更多时间给小学生学习马来语。原来学习好国语文比学习实用知识与技能要重要得多。我想请问政府,搞“国民团结”当真重要过培养“知识人才”?

语文强不代表就能很容易学到其他技能。政府是要借语文课题来搞“国民团结”。问题是他们这样做实在牺牲学生学习其他实用知识的时间!根本就是不可理喻。

学实用知识,难道英语文就要强到可以写英语文学程度?读工程难道英语文就要顶呱呱?要强到像白人一样?学马来语文学到顶呱呱,我们华人就会更加了解马来人?国民会更团结?政府有没有搞错?

星期一, 九月 02, 2013

論馬來西亞種族團結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三年九月十日或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谈大马种族团结



独立日刚刚过去。独立日前陆陆续续发生许多种族宗教纠纷。我们是时候来反思国民团结的意义。

放眼诸国,惟我国政府最重视国民团结。当局好像认为我国各族不能团结,常常闹纠纷?但事实果真如此?华裔印裔陆陆续续来到此地经已有上百年,印象中严重的种族冲突好像就只有那么一回,就是五一三事件了,而某些人还认为五一三是精心策划的政治夺权事件。邻国新加坡其实也蛮重视国民团结这课题,他们的政府干脆利落,直接以英语文为共同语,化解以哪一族的母语为官方语言的矛盾。虽说新国华人人口最多,但新国受印尼和马来亚等传统马来伊斯兰文化国家包围,所以不太敢光明正大成立一个意义上的华人国家,即以华语文为官方语言,以华人文化为国家主流文化。当然这些纯属猜测,我们无法捉摸当时新国领导是作如何想。

我国的情况有点不同。我们的领导人不曾想过以前殖民着的语言-英语文来成为各族之间的沟通工具。相反的,我们的领导比较倾向建立一个“进步”的民族国家。当初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传统马来土邦,人口以马来人为多,领导也多来自马来族。马来族看到自己的土邦酋长等受西方殖民者蹂躏多时,想要摆脱一切殖民的影子,建国时以马来文化为官方主流文化,以马来语文为官方主流语言,以图彻底撇清与英殖民政府的关系。至于英语文方面,由于当时美国赢了世界二次大战,成了世界强国,英语文再度强势起来。为了方便,马来人领导不能忽视英语文的地位,也把之列入官方语言内。但马来领导人的大方向还是建立一个能反映出优秀马来伊斯兰文化的马来西亚,一个可以使马来人抬头于世界舞台的强国。

但我国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当年独立各族领导人都有份参与。所以如果要把这个国家塑造成马来国家,对其他族裔而言不太公平。其实,我国种族关系尚算和谐,河水不犯井水,我们大多数因为相同的生活习惯,比较喜欢活在各自的圈子中,没有深入与他族交流,所以鲜少看到各族同座或共同搞活动,并不是没有,而是罕见。但即使某人不想与他族来往,其实也是他的权利与自由,只要他不去打扰他族生活,那又何错之有呢?我过我想过的生活,我执行我的宗教仪轨,我吃我想吃的食物,我堂堂正正使用我的母语,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可能会因对友族不了解而有偏见,但偏见不该成为我攻击歧视友族的原因,而且我国法律也应该阻止我这么做。

种族间交流理应要自然不做作才有意义,不然就只流于形式。何况,之前有提到,三大种族于国家独立前已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为何又不曾听闻什么严重的种族或宗教流血冲突?难道英殖民政府真的这么厉害,以简单的分而治之就能做到这点?那我们是否应该考虑重新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呢,让各族从事各行业呢?如果说当时三大种族能团结的原因,是因为把枪一致对英殖民政府,有个共同敌人,这又好像说不过去,毕竟当时许多华人还是无时无刻想回衣锦还乡回“唐山”去的,想要落叶归根的还是少数而已。

国民团结要搞到什么才程度才算成功? 多数的同化少数的? 全民不分种族说同语、书同文? 如果有这种结果,那是霸道,而不是团结。我们其实根本不需搞什么种族团结,而是要学会放下偏见以协调各族间的纠纷与误会,确保各族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就已经足以使这片土地太平了。当然,若各族彼此能多了解对方,就更能避免许多的误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