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四月 23, 2012

舊巴生路炒冬粉炒果條 Char Tang Hun & Char Kuey Teow @ Jalan Kelang Lama

某夜,与友人约在旧巴生路一带喝茶。对那区人生地不熟,就随地选餐馆,看中了这小食档。

小食档位于某政府公共食阁内。诺大的食阁只有两三档在营业,只有这档较有人潮。另一个卖印度料理的档口顾客则稀稀落落。

食阁的巫文名,大意是《美佳食阁》
这档煮食的是一位矮小老婆婆,看样子年级大概有六十多岁了。负责招待客人及准备煮食材料的则是一位样子三四十多岁的女人。

该档所卖食物琳琅满目,一时间不好选择,就点大大个字印在招牌上的炒果条。

夹着果条入口!赞,可谓火候十足!有锅气!不湿,也不过干,恰恰好!吃时配上特制辣椒酱更是美味!其辣椒酱味道不是太特出但也有另一番风味。果条内的料也给得足,虾子虾米猪肉片豆芽葱都给了很多,都炒得香香的。还真的是“招牌”菜啊!

之后某日冥想静修后,与友人再度前往此处。这回试试其炒冬粉。哇!一流!这炒冬粉据我知蛮难做的,我只吃过黄师傅的这道菜。如今竟能在此处吃到,而且水准堪比黄师傅,真是谢天谢地!

炒冬粉的料大概与炒果条一样,只是冬粉要炒得不会过软过硬还真难。我告诉你,这档做到了!

若君有心,就来试试吧!这食阁就在华联广场后面而已。

小食档外观

炒冬粉,赞!
炒果条,赞!


View 旧巴生路炒冬粉 in a larger map

星期日, 四月 08, 2012

突如其來的美食

這日從八達靈家里出發,先往敦拉薩交通總站載了母親尾妹,再續程前往丹絨士拔。這條路頭一次走,特別不順特別慢。抵達萬宜(Bangi)這小市鎮,已是傍晚七點多。車里一眾饑腸轆轆,估計到了丹絨士拔(Tanjung Sepat)時也該餓飽了,故想找些路旁小食暫時頂頂。

在萬宜市鎮慢慢兜,看看沿路有甚么好料。本來擔心這里巫裔市民占多數,無甚華人小食,卻原來這里就像一般華人小市鎮,很多店鋪都是華裔經營。

駕著駕著突見前方右邊有個華裔流動小販,看清楚原來是包點點心,停車光顧。老伯伯突然有這么多生意做,大概也是樂翻天吧?

老伯伯的包點檔

老伯伯的包點檔


母親先買燒賣,一到手我便迫不及待的把一個放入嘴,頓時滿口溢香,盡是豬肉鮮香味,燒賣口感軟卻很充實,沒偷工減料,好吃!那味道似曾相似,我第一時間就想起了家鄉昔加末的路旁晚間燒賣檔,這檔不只賣燒賣,也賣經濟面米粉等,我是其宵夜常客,其老店鋪遭收購翻新,已經關閉好幾年,駕車經過原處時,往往嘆: 好味道不復尋矣!沒想到今日竟在萬宜吃到了家鄉味道。有幸也,呵呵!

至于包點,沒有驚喜,平平無奇。


一口咬開燒賣,只見鮮嫩的肉


吃到真爽啊!


星期五, 四月 06, 2012

落黄泉的季节?

从小就留意到,住宅区内凡有住家治丧,那段时间内同一区必也会出现很多丧事。

清明季节方过,不少人也跟着离开,下九泉去了。友人女友父亲刚过世,另一位友人婆婆则在医院性命垂危,而我昨晚开车路经某处,也看到另一个丧礼。

难道清明是落黄泉的季节吗?

我身在外乡,常开车回家乡,有时在同一天都能路经数个丧礼。世事真有这么巧吗?

先父乃于重阳节之后一天逝世。已忘了从何处读到,清明、中元和重阳都是扫墓或祭拜祖先季节。我想这些时期大概也是落黄泉季节吧!听同事说,身体虚弱者,一旦熬不过这些非常时期,就会走了。

星期一, 三月 26, 2012

中共要政改?

溫家寶喊話,中共要政改?

希望不是說來玩玩。

政改是明智之舉,以確保經濟穩穩前進,保民生。

不政改,民間遲早會多了替天行道的組織,中國又会回到了以前的叛黨流竄時代,如白蓮教太平軍之類的。这意味著要內戰,肯定不是中國國民之福。

政改,猶如古時變法,惟程度更深,探討整個政治制度,希望不會像王安石變法般漏洞處處而匆匆落幕。主要是須提防既得利益集團捣乱。要知道,王安石就是毁于既得利益之徒的。谨记谨记!

星期三, 三月 21, 2012

別再說華人應該懂華文






此文于西元2012年3月21日获刊登于星洲日报沟通平台 - 樂觀看華教發展

董总要搞华教集会,笔者在网上不时都会看到有人说,是华人就该去支持等论调。仿佛说是华人就该懂华语,该支持华教?

事实是,国内许多华裔不谙华文,都不是很在乎华教课题,华教存亡与他们无关。

他们身上流着华人的血,他们选择非华语为母语。而所选母语也非一些华人方言如广府话或闽南话等,往往都是英语,是所谓的红毛屎或二毛子或香蕉人。

其实,他们所作所为,都符合人权,并没侵犯任何人。

爱华文者该尊重这些人的语言权利,不应谴责他们。若要改善问题,则该把焦点该放在“为何华文无法吸引这些人?”。

况且,很多受华文教育者出来社会打滚后,不再重视华教,有些甚至认同政府思维,觉得单元文化政策才是团结国民良方。这也是他们的权利,全都在于个人的经历与体会。这些人为何认同政府政策而不再支持华教,也是爱华文者该探讨的课题,而且非常重要。

大马是前英国殖民地,碰上英语近百年来通行世界,华语难免需与英语竞争。独立后政府又坚信单元文化政策方能有效团结国民,发布许多不利华教的教育法案,华教路途荆棘满布,惟还是一路走到了今天。

所以,当受华文教育者不再支持华教,这问题非同小可,不可忽视。是否华教真阻碍国民团结,真不合时宜了呢?所以华教团体的种种论调不不能让人信服了呢?

华教在中国未改革开放前都能屹立不倒,现在碰上中国大陆经济起飞华语需求激增,是突破的好时机。虽偶有阻碍,但成长必定更加容易。我们可以乐观看待。

星期一, 二月 27, 2012

報紙無立場,不可能


之前的政党头头辩论,星洲日报版位分得不均匀,遭网民抨击,说星洲日报不中立。

然后星洲日报“软硬兼施”,即为此事道歉解释,也刊登文章反击网民。

我想说,星洲日报由商业集团控制,先不说编辑部独立与否,该集团老板其实有权干涉编辑部,指定报道偏向某某人或某某党或某某理念,毕竟这是他的报纸啊。

公司由我出钱出力,要做些什么竟要你来管?要不要刊登我的稿,也是该报编辑的权力呀!读者这种越界的心态,我真的想不通。

读者若不爽星洲日报报道偏颇,则该罢读该报,以市场力量还击该报。但很多读者要求该报编辑道歉甚至污蔑报人,该做的也做,不该做的也做。如此行为恰恰反映出读者仍关心星洲日报,内心希望该报能做得更好!

其实,读者若想要看某某党的新闻,可以读那些党报啊!或者读星洲日报以外的报纸(纸媒网媒都有)啊!如此他们将能读到他们想读的新闻,无需大动肝火发脾气,伤身啊。

或者,稍有财富者也能考虑办报,发扬自身理念,譬如搞一个“立场中立”的报纸,相信读者不会少。而且,华文报在多报竞争下必会办得愈发出色。

当然,在本国办报,陷阱多多。《1984年印刷机与出版法令》一日不除,办报终会办得战战兢兢。这该是各报管理层包括星洲日报管理层的心情吧?

星期日, 二月 12, 2012

巴生大肥麵粉糕 Fatty Mee Hoon Ker @ Klang







这日回乡前,特来巴生柏克莱花园的大肥面粉糕大快朵颐。

未曾光临前,曾听说这间面粉糕店晚餐时分往往就是长龙时分,顾客至少要等上一个小时方能享用食物。而且,长龙群多是打包带走的顾客。

今天人也超多,我很幸运,有人一早已为我留位点菜。我一现身,就已看到我那碗面粉糕了。



我向来吃不惯水煮猪肉,那种猪腥味让我食不下咽。这碗面粉糕也与其它地方的面粉糕一样,里面放了数片水煮猪肉片。既然放了我就吃吃看看味道如何。哇!竟然没有猪骚味!软软的,该是和了薯粉,沾上辣椒仔酱油,再把面粉糕送入口一起咀嚼,赞!


面粉糕内也放了蛋,其蛋虽不如吉隆坡教总附近辣椒板面水煮蛋般超滑,但也是自成特色。

这里加汤免费,我也加了一小碗。汤底论味道,不像是以江鱼仔或黄豆所熬。汤倒尽,我看到了一些咸菜,难道汤底是以咸菜所熬出?


除了加汤,我也加了香脆江鱼仔,每碗一元。江鱼仔脆又咸,与面粉糕一起咬实在过瘾,一个字“爽”!口内太咸了就喝汤中和一下,以鲜味盖过咸味。

很满足的一餐!

星期二, 二月 07, 2012

華人的稱謂



此文于西元2012年2月3日获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路 - 華人的稱謂

人人常使用Chinese这字眼来称呼全世界华裔。

中国人来自China,理所当然称自己为Chinese。(顺便提起,中国国内也有些人呼吁把China改为ZhongGuo,他们认为把外国人把祖国称为瓷器不恰当。)

本地华人通常用Chinese Malaysian来称呼自己,顺利切断与中国之一切关系,除了祖先血脉之外,谙华文之外,发展出本土华人特色文化之外,其它一切通通与中国无关。

在这里,风平浪静时,Chinese的称呼问题不大。但友族多不谙汉语,不懂得汉语“华人”与“中国”是完完全全的两个词,只懂得英巫两语之Chinese或Cina。看到Chinese这字眼,就联想到China。长久下来,潜移默化,刻板观念深入无意识之内,驱之不散。意识正常时尚能理性分辨之,一旦情绪被有心人使用种族主义激发,就会无理的把本地华人和中国华人联系起来,结果是回中国论声音不绝。

笔者建议,可以学印尼,用TiongHua来称呼华裔印尼人。TiongHua是闽南语之译音。我们可以考虑使用ZhongHua ethic Malaysian,即华裔马来西亚人,逐渐间接地纠正某些友族的歪想法。

星期四, 二月 02, 2012

快快樂樂學華文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二年一月廿六日获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语文漫谈》 - 语文漫谈:快快乐乐学华文·勇瑜

马来西亚华小学生很难为,不说其他科目,单是语言 , 从小就需学三种。

掌握三语,对精英而言,是绰绰有余,对资质普通者而言,是亦步亦趋,最终可能三大皆空,各语皆半天吊也。

有人说,学华文,想打下扎实功底,在于死背硬记,先让学生熟记在心,日后经历练增长,再慢慢体会个中意境。

其实,学生若只学习华文,无需接触其它语言,以上方法万万正确。学生再如何不愿,都需挨过去,体会先苦后甜这道理。

惟,现实是,华小学生,一上学就学三语。他们成长环境,已较前辈们不一样,书报难得一看,眼睛及思考方式深受电视节目等影响,学习华文若用传统方法,实在不合他们胃口。

小童想法,与英文相比,华文难以上手,传统学习方法耗时枯燥,学之,犹如坐牢,童年欢乐声不复还。

笔者某位友人,童年时期,学英文时快乐无比,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好记易学。然而,学起华文时,则要苦苦抄写苦苦背诵,学得乏味,学得勉强,半哭半闹,最终逼得父母放弃让他学习华文。如今他巳在外谋生 , 有时对不谙华文有感遗憾,小时毕竟只想尝甜品不吃苦瓜。

可见,当华文遇上英文,甚至马来文,上手不易的劣势显而易见。儿童更见之变脸,毕竟,人性终究是趋易避难。但是, 強逼小童学习, 难免会随便敷衍。所幸笔者也见到市面上有越来越多有趣的学习“玩具” , 使小童学习汉字乐在其中!

星期五, 一月 13, 2012

本土華教新出路



本文于西元2012年1月8日获刊登于南洋商报《教育视窗》 - 本土华教新出路

林连玉公所提倡之“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笔者由衷赞同,这要求并不过分,又有某些国家如瑞士为例子,合情合理。

但很多人很恐惧这理念。随便上网查看,对林连玉精神反感之友族不少。反对论点主要有: 要保留中华母语、中华文化,何必呆在这里?何不回中国去?亦有人认为华教人士很过份,友族奉行清真教圣训,对于“受欺侮”,容忍已久,华教人士团体所作所为简直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当然,此等观点,必定为诸多谙华文者所不敢苟同。故永远两辆车过独木桥般,僵着一边,除非其中一方诉诸非常手段如无审扣留甚至暴力等,强硬同化彼等,或除非双方有“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之气度,图双赢以保和谐。

歧视华教者对华教平等课题喊打喊杀,却对英语在马来西亚大行其道噤声。(当然,最近也有好多声音要强化国语使用程度,英语在私人企业乃主流,尤其受针对,已上了切菜板等刀落而已。)根本是双重标准。这也说明语言的国际地位何其重要。华文若在国际受欢迎,成为很多领域主流,华教人士则事半功倍了,无需与歧视者苦苦缠斗。这是谓借外力也。

要使友族了解华文之美,山、医、命、相、卜都是切入点。目的是要证明中华文化与友族文化绝没冲突。许多友族受传统心态影响,只尊崇一家之言,思想封闭,易受有心人士煽动,情况就如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业成绩好就会有好钱途,看东西只看一面,而华教人士的功课就是打开另一面给友族看看。

华社有不少不同宗教信仰者,基督教徒能融入,清真教徒融入大概也不成问题。不祭拜祖先,基督徒、清真徒都一样。穆斯林祈祷需颂阿拉伯文,佛教徒诵经不也有念梵文?不吃非清真食物,素食者对饮食要求比清真教徒要更严格,华社也能习惯之啊。当然,华裔穆斯林也不该自我设限,认定成为穆斯林就必须成为马来人,毕竟,宗教归宗教,文化归文化。若有为数不少的华裔穆斯林能站在台面上大力争取华教权利,大概友族会刮目相看,“华裔、穆斯林、华教”竟能画上等号!这恰恰能撕裂存在已久牢不可破的观点,继而有空隙接受新思想。

其实,中华文化若能纳入其他文化精粹,实能丰富内涵,况且这本是中华文化之特点,即海纳百川也。其实,回到任何一个时间点,我们都会看到不同形态的中华文化。现在我们所深信的”中华文化”的某些部分,在某个时间点未必存在。波斯人若没送汉朝皇帝狮子,舞狮也无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印度僧侣若没到中国传教,中华文化大概会发展成另一种风貌。回到宋朝,京剧尚未诞生,若取这个时间点,京剧就不存在于中华文化内了。华人不时都在向时代让步,当今我们的服装、风俗、甚至文章写法,怎么可能与古代一致呢?不变的是我们依然使用着活了五千年(有说七千年)的汉字,依然受周易影响而已。

看看英文,活力无限。离开英国大陆后,竟因而意外提升生命力,在美国茁壮成长,有各种不同民族齐为之灌溉渗入不同基因。美国非洲裔拉丁裔就用英文创作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靡全球,推广英文有功。看回华文,在台湾,就有原住民歌手高唱华语歌而红遍华语地区,歌迷也不分种族一样疯狂迷恋之。

本土华教已脱离中国大陆,需另寻发展方能在本土生存,延续中华文化生命力。前提为何?由爱华教人士来设定。笔者浅见,汉字就其中一个前提。

星期日, 一月 01, 2012

总结公元二零一一年

公元二零零一年,乃余而立之年(华人算法余岁三十)。而立意为确立人生目标。冥冥中自有注定,余幸遇贵人,得寻人生目标,是为大大幸也。余这年也读了不少好书,有助余确立中心思想,去芜存菁,备后再用。整年下来,余也有不少机遇,感谢上苍。冀有一朝余能藉这些机遇完成使命,喜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界也。

星期一, 十二月 26, 2011

中共需听民声

中共强压广州乌坎居民,证明中国政治制度出了问题。官逼民反,上演现代版和平版“水浒传”,只差民众没有诉诸武力替天行道而已。

中共警员发射催泪弹袭民,简直与马蛮政府一般野蛮。马蛮政府在净选盟2。0亦派警攻击逮捕民众。

然后又有什么村民代表死在扣留所,与本地古甘或赵明福事件如出一辙。天下邪恶手法竟如此相似。

中国经济大肆发展,急速前进,政府偏还如帝制时期般随意宰割人民。祖父泉下有知,不知会做何想?

与某同事谈到此事,该同事支持中共做法,甚至觉得中共应该屠村。其理由是,一村乱、万村乱,中国终大乱。

屠村,本人不敢苟同,如此行径是未开化之举。中共要稳住政权,该听听民声,容许人民上诉立案亦或起诉政府。不公不义,不成理由,强行打压,反抗愈烈。

中共遴选领导,该以领导态度为主,若一心一意为民,中共统治地位才会稳固,这叫做以民为本。

中共一党独大,有功有过。大跃进是大大罪过,文革是大大罪过,六四屠民是大大罪过。中共领导人若继续不珍惜难得打下来的政权,就继续鱼肉人民吧!

如今看来,只有通过内部改革方能稳住整个社会。改革要越早越好,趁民怨未大爆发引致社会动乱前淋些水微扑烈火,不致一次烧得过旺,换来大阵痛。

希望该党内还有良心人士为政治改革作努力,本人觉得党政分离是首要任务。这点做好了就能谈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