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十一月 13, 2011

語文二三事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获刊登于《星洲日报》 言路 - 教學媒介語選擇考量

英语教数理课题前阵子是热辣辣话题,折腾众人一番后,终告落幕。

说到底,是某些人认为以英文学数理,底打得好,日后深造,跑赢大队十拿九稳。最坏打算,起码能跟得上课程进度,不致落后。

原来,所谓高等学府,非得是英文源流不可。

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台湾、中国等高等学府处处,学术水准亦受认可。这些学府之主要教学语难道是英文?相信我国有很多以上国家之毕业生,在私人界大展雄才。

德国是科技大国。其中某个著名企业-思爱普(SAP),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电脑软件领域独步武林。该软件之数据库命名方式皆用上德文。若懂得德文,在这行发展简直是如鱼得水。

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优秀科学家多不胜数,某些为德国纳粹政权效力,某些则逃亡各国如苏联和美国。这些科学家都是以德语做科研、写出各种严谨理论的。

德语诸国在哲学领域成就更大,大师一大把,康德、尼采等人的地位何其崇高。心理学领域更有鼻祖弗洛伊德与荣格。而中共的思想导师之一,马克思,也是德国人,用德文写出《资本论》此巨作。

古埃及有很多知识,流传至希腊罗马,然后再由阿拉伯人继承发扬光大,尔后更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传至欧洲。期间,这些知识经由不同的语言流传,衍生了无数词汇,如今都为英语所吸纳去了。举例,化学用语“碱”,英语为Alkali,其实该词汇乃源自阿拉伯语也(al-qaly)。“方言”,英语为dialect,源自希腊文dialectos。诸如以上例子为数不少也。

以华文为例。佛教东来,华文词库因而丰富。佛、禅、塔等都是佛教词汇也。我们如今用之而不觉得这些词汇都是外来的。

看完以上之后,我们真要想想,当真需以英文为数理教学语不可?

当然,取何种语言,影响深远,考量要足。

华文背景雄厚,有悠久历史撑腰,著作丰富多样,可惜类似《天工开物》般的作品不多。中国封建朝廷无法及时参与工业革命,导致华文缺席于许多现代学科,现代化需参照各西洋国家经验。到今天很多华文著作都需参考西洋文献。其实华文发展历经数千年,表达能力理应丰富,现在则处于成为先进语言之过渡期。如今中国国力日盛,华文要成为现代知识语言指日可待也。唯更为首要的是要力保城墙不失,不受外文影响,或惰于意译外文而直接使用外文于文章里,这是恶果,也是为外文所左右的因,一旦深陷就欲罢不能了。所以,华人绝对要对母语有信心啊!

至于巫文,要成为教学语言也没问题。我国第二任首相就已经开始了这段任务,现在更有副首相、语文文化发展局还有巫文报章如前锋报等齐力为巫文护航。巫语要称为先进语言,确是要有实践机会。但这过渡期必将牺牲一大班学生,就是应用“在此时仍是落后语言”的巫文,集体愚化。日后如何影响社会,未可知。残酷而言,谙华文尚能获取中国古人知识智慧,如风水、命理、中医、茶道、兵法等,但谙巫文就没什么东西可学了。去任何书店一游,往往巫文书籍最少,多是爱情小说之类及探讨回回教等方面的著作。

统治者想必会鼓励民众学习拥有最少知识资源的语言。乖乖听话,思想死板,统治者方能长治久安。

星期五, 十一月 11, 2011

識而不寫


本文于西元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获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信手拈来》 - 识而不写

电脑时代,华文输入法不胜枚举,当中,汉语拼音简单易用,速度也快,可谓鹤立鸡群,为世人广泛使用。

汉语拼音,上手快,输入速度也快,唯还需两步骤,即打了拼音还要选字。用惯了汉语拼音,有个现象,认字能力强了,写字能力反而弱了。

有朝一日,若电脑广泛用于教学,汉语拼音被采纳为标准输入法,学校弃笔废纸,学子无需天天练字,专攻汉语拼音,专习认字,成为“选字”一族也。这岂是汉字之福?

必要时,需写下某字,却忘了该怎么写。急着上网“寻字”再来临摹一番也。

笔者绝非危言耸听,这种现象存在已久,笔者亦曾为此受困扰。虽也用过一些手写输入法产品,唯仍觉得不够方便。

所幸,现在有了平板电脑与智能电话。

平板电脑智能电话现今正火红,可能会改变多人只认不写的习惯。用户只要安装适当软件后就能在这些电子产品屏幕上快写一番。某些软件更是“善解人意”,写毕后自动选字,两步变为一步,无需选字,速度快极,精确九分,软件认错所写字了还能让用户选字纠正,所剩下那一分也没必要嫌了。

老人家,汉语拼音学来学去还没能上手?没问题,就恢复传统,用手写的吧!

学校也能鼓励学子以手写输入为主,好让学子有机会书写汉字,于一笔一画间体验汉字之美。

星期三, 十一月 09, 2011

陶杰星洲日報講座


攝于星洲日報講堂。乃陶先生講座完后。


陶先生這次來這里賣新書《華文,就缺那一課》

當晚,車多,遲了點。

一入講堂,陶先生正好在“推銷”民國老課本。這課本乃再版,由葉圣陶先生所編著,加上豐子愷之插圖,如今在大陸非常火紅。皆因該老舊課本能補充現有課本之不足,即教學子以做人的道理。

以往,受國學熏陶者,皆溫文儒雅,行事有規有矩,哪像如今之某些暴發戶,富了,也驕了,而且橫行霸道,以權壓人、以錢欺人。他們正需要再受教育,方知身為大國人民之方寸。

陶先生也說,該復興文言文,因文言文符合當今一切簡短快熟之潮流。

陶先生也說,小孩若學不好華文,確是可惜。因華文有濃厚背景,歷史長久,當中內涵非其他語言所能復制。陶先生以月亮為例,說歷來詩人詞人等皆借月以表達思鄉之情,這在其他語言文化中是絕無僅有的。說明中華文化文學涵養深厚,與歐美文化之到處開拓四處闖之文化大相徑庭。

陶先生也鼓勵學子旅行以體驗詩詞中之意境,進而更欣賞詩詞之美。

陶先生也說小孩接觸多語沒問題,家長甭擔心,小孩長大后自能自行消融所學,絕沒混淆之虞。

講座后,余也買了陶先生之《華文,就缺這一課》。經折扣才馬幣十五元而已,陶先生真是厚待大馬讀者啊!

排著隊等簽名,迫不及待打開來看,不錯不錯有另一位華文清道夫作家陳云之風范,相信兩者間應該常有來往,故某些觀點一致,甚至與余觀點一致。余知音也!呵呵,不好意思。


等了好久終于拿到陶先生簽名了!

星期六, 十一月 05, 2011

中國空間站之青龍出洞


恭喜中国人民!
天宫神舟对接,是婴儿学步,全程小心谨慎,工作人员严谨如德国人。
计划长远,尚有数步,需时数年,神州首个空间站方能成型。
中共毛主席搞砸中华文化,所幸仍支持科学兴国。
如今,是中共拨乱反正之时!科技、文化并重方是王道。
否则,等着人民造反吧!

星期三, 十月 19, 2011

辛亥革命百周年 - 晚晴園遊記

特地前往晚晴园以图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外面的孙中山先生雕塑

馆内物品琳琅满目,太多太多的资料了!

这里我只放上些较特别的展览物。

孙中山先生庄严照相。

中山先生亲笔大元帅令

捐款记录




右上角那张图好特别,很有创意。中间那眼是否与光明会有关呢?


当年先贤也曾考虑以中华民族之符号阴阳鱼图作旗吗?如今竟为韩国所用,岂有此理!

十八星旗,其中一个候选民国旗。

中山先生任职临时总统之誓词

民国时期国债









上个世纪初就能拥有这种车子,其财富多寡可想而知。




当年出殡情况。

中山先生与一众南洋革命斗士合照。







当年办报风气甚盛



这位日本人仁兄也曾参与同盟会活动哦!

此广告大玩文字游戏抨击支持保皇立宪的康有为先生。




蒋介石先生手稿

有趣!

观后感,孙先生当年世界各地劳碌奔波,真是劳苦功高。孙先生带起了头,复或一班革命先贤大力支援,革命方能成功!

南洋更是盛产革命先贤,汗马功劳,功迹累累,各有大小贡献。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下,这是“天下为公”啊!他们秉持优良中华文化,是豪杰!是英雄!真君子也!乃后辈之榜样也!

也感谢新国政府重视晚晴园,保留此古迹,意义重大也!毕竟曾为孙先生之革命基地。

星期四, 十月 13, 2011

誰在谋杀本土华教?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一年十月卅一日获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 - 誰在谋杀本土华教

不知从何时开始,各行大企业(来自银行业、电讯业、保险业等)只发巫英文公函,客户看得懂没有,“关俺何事?”

很多公函没了华文版本,即使有,也是写得狗屁不通,不是太英化就是毫无章法,复喜用上大堆技术词汇,看得人一头雾水,竟需反复阅读了解!

电话客户服务,很多也没了华语选项,若有,接听者有时却口操巫语,骗人吗?

没了华文公函!没了华语客户服务电话!可怜了一班安哥安娣,即不懂英文,巫文也只懂皮毛,拿着信四处忙找后辈翻译。

这种事,笔者已碰到了好多回。

要赚客户钱,却视客户母语如敝屣,硬是要客户硬啃外星文,这是什么服务态度?偏偏这些企业几乎一齐淘汰华文,客户无从选择,只好硬着头皮,靠所谓专员解说,文件上写些什么也不管了,把一切付诸诚信。

难怪本地中文论坛人流多,非常兴旺。很多人其实是在那里用华文寻求援助。例如有人会询问哪位妇产科医生谙华语等,这些人巫英语都不太流畅,医生如谙华语则方便沟通。

这说明华文市场是庞大的!唯新一代多已懂得三大语言,又没特别要求华文华语服务,渐渐习惯英巫文的世界,故很多企业能省则省,索性舍弃华文了!

是谁在无意之间摧毁华教?以上的就是答案!

本地华人是要同化,如华裔印尼人般?还是继续坚持他们已觉得可有可无的华教?这在于自己有多热爱母语!

华文业者是否也该重视此现象,好来个亡羊补牢?毕竟事关事业存亡也。

星期五, 九月 30, 2011

恭喜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

恭喜恭喜!

中国将建自己的太空站了!

印度大概又再捶胸顿足了,才拉近距离,象又要再苦追龙了!中国不该就此满足,因再接再厉再缔佳绩!毕竟大象也不是盖的。

祖父生在神州大地,泉下有知祖国当今科技实力渐渐爬头,必与有荣焉!!!

唯,大国人民该有大国风范。奉劝某些人,莫傲慢也莫软弱,待人以礼才能衬托大国崇高地位,得四方尊重。若人家没来由骑到头上来,该反击时就反击。



星期四, 九月 29, 2011

培養更多華文人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一年九月廿九日获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路 - 培养更多华文人

首相近日动作连连,在各种场合表扬赞颂华教。所谓以身作则,首相固然不谙华文,唯其儿子华语不俗,普通话字正腔圆,口音胜过好多国人。

首相这么支持华文,想必也能叫一班种族极端分子收敛收敛。若能再接再厉,搞个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与定期拨款华小。华裔票得来不费吹灰之力。



根据报导,国内华小非华裔学生有好几万名。可见华教蛮受友族认可。由此看来,学习华文,符合国情,不容置疑。看看台湾,张惠妹、动力火车、梁文音等原住民歌手华文歌唱得红透半边天,歌唱事业如日中天,得奖无数,歌迷众多,种族问题?多余。看看非洲,阿弥陀佛中心的孩子们,华文流利,听着一群非洲孩子说华语,感受中华文化之包容力,振奋人心!又何来种族问题?

华校之功,在于培养众多“华文人”,读华文书、听华文曲、看华文戏等等,国内华文环境由此而来。整个国内华文市场与华校息息相关。华文是中华文化载体,极之关键。

华小课本,宣扬中华文化任重道远,故内容需顾及各族宗教,方便各方融入。中华文化应该包容为上,以华文为骨髓,以各文化宗教为肌肤。

退休文坛老前辈可考虑办古文班,复兴正宗优美华文章法,方言白话好过任由中英掺杂和火星文。治标之道为复兴文言文再以洋化科学中文为辅,使中文易于学习,为大众所广用,同时无损中文优良传统内涵,何乐而不为?学语文当如余光中或胡适多语运用自如不混淆。

许多华裔女性喜嫁外族,故女性其实亦身负重任,有必要鼓励影响外族丈夫为孩子取名道姓,成为中华家族一员,后代无论外形或智慧也更为优秀,中华文化能借此壮大。

本地娱乐及媒体公司出品了不少华语歌曲及电视节目等,曲子悦耳动听琅琅上口,电视节目亦大受欢迎,推广华文功不可没。

国内中华文化传承,顺不顺利,在于华教这骨髓。骨髓断了,“华文人”没了,华文环境没落了,还需谈传承中华文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