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六月 20, 2019

高表現團隊結構

自步入新的一年,部门高层突搞【高表现团队结构】,设定了增速三成、减本三成的项目。为了这个项目,亚太高层打算接下来每个月来马数次。此项目规定每位员工,上至经理主管,下至普通员工,都必须按自己的工作范畴,拟定增速三成、减本三成的计划细节,属工作范畴之外的额外事。近数星期,许多普通员工都为须费时想出计划而怨声载道,可是,最焦头烂额的还是一班经理及主管。亚太高层一来到,都会集他们于一室数小时盘问进展及种种细节等等,开完会後只见大家脸露疲态,纷纷快点收拾回家。

簡生教派

中国满清曾涌出宗教团体“义和拳”,被慈禧利用来“扶清灭洋”,最後局势失控导致八国联军侵华。九十年代的港漫“义勇门”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义和拳人自称可刀枪不入,俗称“神打”。或许真有那么几位真可刀枪不入,其他人在洋人的枪炮下,死的死,伤的伤。

不过,自称刀枪不入非中国人的“专利”,在十八世纪初期的法国,出现了某天主教新教徒教派-简生教派(Jansenists),其信徒经历了许多“神迹”,有些甚至真的可刀枪不入。

K 小姐

上司说,即将有新人加入。这真是好消息,我充满期待,问是谁。上司说是K小姐,我的期待顿时被冷水冲走。我直言,K小姐未从马来西亚转职到纽西兰之前,其单位队友对其工作态度常有怨言。不仅如此,与她共事的其他单位同事,一样对她持负面看法。我继续说,虽然如此,我希望您不要只听我一面之辞,毕竟我未曾与K小姐共事过,对她的了解不过是听来的。我说,你最好自己亲自与她谈,甚至来个面试一探虚实。当初申请调往纽西兰,不过一年多又要回来,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上司说不如你面试她,我婉拒了,我说,我都对她有偏见了,万一她改过前非,焕然一新,我也很难会让她及格啊!还是由上司去面试吧!

我祖父是太平局紳

今日除夕,家里必祭拜祖先。

小时候觉得奇怪,为何每逢祭拜祖先,必摆放三碗饭。後来才知道因为阿公娶三个【某】,二三皆为寡妇,可是最尾那个并没入神主,所以没摆多一碗。其实,我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这样。

同事问我,为何要购买JP这个车牌。我跟他说,实为我先父所欲,JP英语为【太平局绅】Justice of Peace,先父此举欲纪念曾获封太平局绅的祖父,而我则是为了纪念先父。

这里顺道祝大家欢庆除夕。很奇怪,今天怎么这么多人这个时间放鞭炮呢?

爭先恐後搶吃在神廟

我常逛神庙,观察【跳童】。昨日元宵下班後特去了这间关羽庙看元宵庆典。

神庙是本国华人其中一大支柱,带有浓厚籍贯特性,如法主公庙多为闽南人设。华人从乡镇往大城迁移,要立新庙困难重重,一在大城无法也无意集同籍贯者于一地,二大城车辆太多出入很耗精神从一地赶往另一地要人命,三本国国情可轻易立绿教寺却不可轻易立非绿教之外的宗教场所,四许多华人认为神庙信仰为迷信落伍。我要谈第四点。

像视频中舞狮闹神庙,关公童身与双狮玩乐,这不就是民俗表演吗?孩子们最爱看了。公寓、商场或HDB林立的地方,岂会有这种东西?

民俗的东西并非尽善尽美,神庙信众多为老粗,谈不上精神修炼,更别说要求有跟随礼仪保持良好姿态等。其实,这也是神庙的特色,可说没有很多规矩,并不要求庄严,信众要怎样穿都行,穿得超清凉的女生拿香拜拜并不鲜见,男人多数都是一身短裤,有些衣领在胸前还左歪右斜。开餐时,可看到众人阿公阿嫲安娣如何争先恐后插队拿食物,後面的人还没吃就抢着打包。难看固然难看,他们的没教养行为,在那一刻,竟然令我看到了【真实】,美丽还从中穿透而出。。。

我曾上街

伯拉时代,拉惹布特拉【揭露】许多蒙古女郎事件的内幕,乃至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我曾出席amcorp mall对面大草场的声援会,当时大家冒着雨唱迈克杰克逊的You Are Not Alone,然後散会到临近A&W续会,其妻子马丽娜也有到场。记得那时净选盟1.0才落幕几个月,净选盟2.0则是纳吉当首相後的事。

第二次在同一个地点的声援会,伯拉政府甚至出动了FRU,大家四处乱逃。拉惹布特拉的特色在于善于运用逻辑,很喜欢他用逻辑抨击宗教的文章,乍看之下确实无懈可击。往往许多留言者不作逻辑思考,写出了遍布漏洞的留言,给拉惹反击得体无完肤。曾几何时,此人竟变成马来民族主义的捍卫者,把华社争取应有权益扭曲成欲控制马来西亚政经二权。

辦公室趣聞

面试某友族,履历表相当出色,毕业自澳洲RMIT,毕业後先後在渣打、埃森哲、数码通讯及目前的戴尔效力。这四间通通为名企,我跟同事说单看履历表,这个可以要了。

可惜他这四间的经验不太有连贯。面试时,我问了比较深入的技术细节,他不太能作答,左一句右一句都非正面回答。後来他才说,我问的技术,他最後一次使用是数年前的事了。目前的公司用的是不同的技术,而上一间在数码通讯完全无技术下手的经验。

致命题在于同事问的,您怎样规划您的职业生涯?要几年?用什么策略去实现?他回答得很模糊。面试结束後,与同事还有上司讨论,同事的评语是他缺乏清晰思考能力。我说也许许他临场发挥欠佳准备不足,因为据我所知,至少在数年前,埃森哲内,个个都是能人精英,可我不知道如今这间公司变得怎样了。由于这是资深职位,责任非常重大,此人的应答怎样都无法给我们信心,被刷掉了。上司说,宁缺毋滥是公司的文化,不要破坏。

午餐的时候不知为何同事之间谈起了吊花场。富家子同事曾花了几千元吊花,有的同事则只花几百元,他说非常尽兴好玩。听说现在要吊花起码千元以上。

之後跟另一位同事喝茶聊天,才知道有两位被派往印尼银行做项目的同事,欢乐得不得了,去高级风月场所,有女生酥胸全露奶奶任摸还有点小姐陪睡服务,每人一晚花掉了千多元马币。当然,没人知道他们有没有打炮。

後来在我的桌位上,又不小心从同事之间的闲聊中听到,有一位已婚友族女同事,一样被派到印尼做银行项目。在那边应该是一个月吧,按耐不住寂寞,闹外遇了。

煙霾

屋里屋外尽是焦味,微风似热浪,极盼"宋江"快到。

肯雅公寓

昨天吃到很好吃的炸鷄椰浆饭,然後不知怎么想起了马六甲某印尼人卖的炸鷄炒饭。

那印尼人很有本事,在我居住的公寓楼下开了间餐馆。我初迁入该公寓时,第一个印象是有很多非洲人,可以说十之八九都是非洲人。我天天搭乘电梯,电梯每一次开门每一次关门,见到的往往都是卷发黑面孔。黑人女孩通常都体型庞大,可有次我在电梯遇上了一个较为亚洲身材的,样貌也比较姣好,她用英文说我可爱,问我住那楼哪单位。。。

我在那边住了一年,黑人现象从没变过。因此我为公寓冠上名堂,为[肯亚公寓],并向友人宣传。友人每当听到我提起[肯亚公寓],就知道我指的哪一座公寓了。为什么是肯雅而不是几内亚或其他非洲国家,老实说,我不知道,当时脑海浮现的首先就是肯雅。

公寓就只有那么一家餐馆,而且还是马来餐馆!我跟自己说,没关系,就天天开车到公寓附近商业区享用华人餐吧!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也能品尝到这位印尼头家的厨艺。当时我对马来餐的印象,就是炒饭总爱加入不少软骨,令人吃得实在辛苦。最要命的是,有些马来餐馆甚至先炒了一大堆的饭放入一个大桶内,待顾客点到时,就拿出来弄热一下上桌,吃这种炒饭,根本吃不到一丁点的【锅气】。

当时,我常加班赶工。有时,离开公司或客户处已是晚上九点多,我只想立刻回家洗澡休息。洗了澡,懒散了,不想驾车到商业区吃饭的念头,反正楼下有餐馆,就将就点,下楼吃吧,随便也是一餐。结果给我发现了这个餐馆竟然也有【好料】。听老板讲马来语的口音,就知道是印尼人。

通常餐馆顾客不多,有时更只有我一位顾客。我很喜欢坐在餐馆外面用餐顺便阅报(前智能手机时代),该处空旷,凉风习习,若是雨後,更加凉爽。凉风相随下,吃着热腾腾的炒饭,非常温暖我心。不仅如此,而且更觉得感恩。这种感恩,很深很深,说真的,如果要用嘴巴说出来形容一番,我还真的不会。

幫派喪禮

过年回乡时途经利民达看到的,应该是洪门支流。若有加入该帮派,亲属过世时,会馆弟兄都会来做特别仪式。[出山]前夜,他们会齐聚在灵堂念文辞然后倒酒杯结束仪式,[出山]当日,则有某弟兄带头以福建话高唱类似山歌的歌谣,剩下的人就合音,很特别。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開課程賺跑車

写着写着,突然想起,当初友人特花上八千多元,去向某新加坡郭姓大师级专家学习神经程序语言。课程共八天之久,故大概平均一天一千元,其中一天是学“潜意识探测锤”法。

後来他来我处表演,弄了老半天那个探测锤才动了一点点。後来轮到我出手,一下子就转得又快又大圈。我告诉朋友,我这招是自老师傅处免费学来的。结果,朋友感觉好像受那位大师所骗了。

直至今日,友人也不知要如何应用那门知识,那宝贵知识逐渐被友人抛诸脑后,八千元就这样烟消云散。

朋友是完全以初哥身份去上那个课程。我觉得,如果他先在该领域多作研究,再来上课的话,应该会自课程处学到更多心得。上课时间有限,只能尽量去接触知识,但若真要融会贯通,还是该多应用才行。

不过,那位郭大师真的很会打广告。记得一回他来隆时,其保时捷座驾贴了其大名,泊在谷中城酒店大门附近,给人很有气派的感觉。八天课程,一人八千多元,上课者三十人,的确是转得盆满钵满。

巫師不見了

手上两粒椰
猛赶劫机邪
脚下一片毯
勇闯失事潭

- 够力!

澳洲人麥克

自三月头起,就没在公司见过澳洲白人部门主管迈克的踪影。同事之间皆议论纷纷,对他的突然消失诸多揣测。有些直接问他们各自的经理,经理们的回答通通都是不知道。

昨日,某前同事H发来讯息,她在孟沙购物时,听到有人呼其名,原来正是迈克,他说因私自备份藏在其笔电内的资料,为公司资讯保安单位所侦测到,立刻被要求离职。公司是全美其中一大【信用局】,最近二年,全球许多信用局频频爆出资料严重外泄问题,我可明显感受到公司在资讯保安方面抓得越来越紧。

其实,在此事发生之间,我们已经看到迈克在公司的地位江河日下。去年,他的上司R要迈克的属下经理们直接向R本人报告,算是夺走了迈克的权力。之後的每次部门All Hands,迈克几乎不再被给予机会发言。

我和H都认为,R本来已在等候良机以赶走迈克。迈克的备份事件,给了R赶走迈克的借口。毕竟,如果上司真的支持你,就算你犯了错,只要能够合理解释,他必定会为你百般辩解。

我向另一位前同事W通告迈克之事,他高兴得跳起来,发给我多个Thumbs Up。当初客户澳纽银行遇到一个大问题,烧到迈克的屁股,迈克要求W摆平此事。可是,这个问题超出了W的专业能力,既然是超出其能力之外,最终当然给不出什么方案,W就这样栽倒在绩效评估中,而被置入为期三个月的表现增进计划下,因不过关而当天被要求立即离职。W觉得,迈克这次的经历是报应。

H跟我说,迈克当时身在酒吧,看起来容光焕发心情舒畅。我说,也许他打从心底早已想离开多时,不过自己下不了决心而已,最终反而是由别人替他做了决定,不必再每星期醉倒一轮只为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