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五月 01, 2015

昔加末摩托車豬腸粉

家乡发展缓慢,觅工不易,惟有往大城市与芸芸众生挤空间。故每当回乡,格外珍惜家乡的一切。

以前觉得家乡普通得不过的食物,如今分外珍惜。家乡的味道与美食经验,城市里未必找得到。城市人多,食物也多样化,但食物选择多,未必样样好吃、样样美味。城市的消费文化是极致,好吃便宜的小吃,在这里不受欢迎,因为卖的人会很不划算。

回乡,一大早若懒得出去吃早餐,也不想自己弄,其实还别有选择,就是有人会穿街过巷叫卖食物。这种方便,除了小镇与乡村,大城市里又岂会有?

有位大叔数十年来都在卖猪肠粉,小镇里不流行港式猪肠粉,而是那种酿豆腐般的猪肠粉,能选猪肠粉、炸薄饼、鱼丸、芋头、腐竹、肉饼等。懒得出门懒得煮,可以等这位大叔来。

听到汽笛声,赶紧往后门去,很快的就能看到大叔骑着摩托车经过门前,赶紧叫停大叔。

大叔会问你要什么?“猪肠粉两条,炸薄饼两条,鱼丸两粒,腐竹一片,等等等”。

大叔从他的食物箱里一个个食物拿出来,手快利落的剪。没数秒就剪好一切了。大叔此时会往已被剪得一块块的食物上撒上一大堆的芝麻,再淋上一点香油。此时口中的唾液已渐生。

大叔接下来会问你要淋上什么酱汁?“甜酱辣椒酱参”往往是我的回答。

大叔递上食物我付钱,大叔启动摩托车引擎,扬尘而去。没多久远方就传来了大叔的汽笛声。

论食物,猪肠粉,感觉哪里都一样。炸薄饼则很脆很香。其他的鱼丸芋头肉饼虾饼等,算是使猪肠粉多元,吃起来不会单调。甜酱不知是怎么做,很纯正就对了。

整体而言,此早餐丰富,而且好吃,是非常好的选择。











星期一, 四月 27, 2015

National Language and Nationalism

 

Some Nationalism Fanatics always blindly support the idea of "citizen must be able to speak the national language at a very proficiency level". 

Let me share with you some of my thoughts on this matter. 

National language is a product of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was a weapon to get rid of colonized powers. Now the colonized power has long gone. We are living in a globalization era now.

Not being able t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majority does not mean someone is not qualified to become a citizen. Nationalism supporters always reject the idea of multi-languages and multi-culturals, such rejection is very unjust. It is unjust because they're asking the minorities to be proficient at the language of the majority. I don't think everyone will support any unjust action.

You don't use "Patriotism" to force the minorities to pick up the language of the majority. If the minorities are 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the majority, certainly it is always because they want their lives to be more convenient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majority, not because they are forced to show their "loyalty to the country". Ultimately, we're not living in a Fascist nation.

During "Zaman Kesultanan Melaka", the government did not make Bahasa "National language", and yet Bahasa still became the "Lingua Franca" in this region. Anyway, if you were living in Melaka that time, everyday you could hear more than 50 different languages spoken in the town.

The conclusion is, the more open a country is, the more the country's prospers. That's the secret of the "Zaman Kegemilangan Kesultanan Melaka". There's no reason for Nationalism supporters to go for the narrow approach. After all, these people also want to see a better Malaysia, right?

星期五, 四月 24, 2015

雜志《品牌與連鎖》作品: 品牌快訊

马航又逢多事之秋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上几个月才遇上飞机失踪的迷离事件,现在又多了一架MH飞机被导弹打了下来,让世人见证了什么叫做“霉运连连”,马年克马的说法又增强了几分说服力。如今马航股价实在是低不可言,不知者还不知道如此股价竟属于堂堂一家国家级别的航空公司。马航要改革,却又遇上工会的强力阻扰。其下场是如何,还真的不可预知,根据财经界专家的说法,一是破产收盘,一是私有化,一是与亚航X合并。

联昌银行、兴业银行、马建屋可能合并
现任首相胞弟简直是联昌银行的福星。自他入住联昌后,联昌的业务蒸蒸日上,大力拓展至各国,想要成为一家跨国大企业,大有挑战国内银行老大-马银行的势头。最近国家银行批准联昌与兴业还有马建屋合并,得到最多利益的还是联昌银行,这场合并不但符合联昌银行想要成为区域重量级企业的策略,也可立即抢下马来亚银行的龙头地位,取而代之成为国内银行新霸主。不过,合并过程将阻碍重重,现在风声才起,兴业资本的主要股东-阿布达比政府投资机构就已经抗议连连,不想随随便便就卖掉了手中的股票。

绿盛世标到政府重量工程
房地产界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刘启盛终于退出一心经营的实达集团。不过刘先生之急流勇退并非一无所获,老早在外头通过儿子另开新王国-绿盛世,而刘先生就在幕后运筹帷幄。刘先生的魅力无法挡,绿盛世是很明显的华资企业,最近竟然标到了重量级的政府大工程,将在半山芭旧监狱的原址上建立武吉免登城市中心(Bukit Bintang City Center)。绿盛世的成功引起许多土著企业家的不满,毕竟这片土地属于有明显土著色彩的城市发展机构(UDA),把这块肥猪肉颁给华资企业,习惯了受政府照顾的人自然会很不习惯。

金玉华投资者起诉金玉华与国家银行
犹记得,黄金买卖公司金玉华风光时期,凭着较银行定期存款高数倍的利息,甜不可言,大批人如蚂蚁般闻到甜味蜂拥而至加入该公司的赚钱计划。当时金玉华领导人更是神通广大,邀得时任元首及前首相站台,加持一番。万万没想到,今日的金玉华,资产竟被冻结。纵然品牌名有“金”有“银”有“华”,全都是好意头,仍发挥不了神奇作用,挽救不了其性命。众“蚂蚁”如今天天身在热锅中,不知何时能把自己的棺材本拿回来。近来一班投资者出新招,起诉金玉华,还把封锁金玉华的国家银行拖下水,一并列为答辩人。官司正打着,看起来这必定是长篇连续剧,或许可比台湾的台语剧长寿也说不定。

微软大裁员
微软,电脑软件业的大哥大,公司文化素来冷冰冰,员工之间相敬如“冰”。虽是如此,微软依旧雄霸台式电脑与笔记电脑操作系统十多年,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岂料智能手机时代来得迅雷不及掩耳,微软对此变化应变不及,尽失先机,推出几个新产品完全失利,领导急切心态,胡乱收购已处于病重期的诺基亚,如今决定收购的人已走,换上新的总执行长。微软等不及了,尚未看到报酬,就先裁员省下成本。

小米出新机改品牌
小米为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玉软件制造商,被外界誉为中国的苹果。小米本来只是制作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软件,据说非常轻盈,安装后可以使加强手机原有的功能,非常受好评。该公司每一次发行新机型,很快的就被人抢夺一空,行销策略简直一流,目前已崛起成为苹果和三星的超级大敌,中国品牌能做到如此,实属罕见。为了使品牌显得更为使用拼音语言的人所易记,小米最近推出“Mi”品牌,不再使用怕非汉语人士觉得难念的“XiaoMi”了。

星期六, 四月 18, 2015

清真寺或回教堂的擴音器(大喇叭)



清真寺或称回教堂,是伊斯兰教徒圣殿。

我年幼时就读过回教史。记得那本是半漫画半故事。犹记得书中从头到尾没显示过穆圣的脸,穆圣在我心里变得非常神秘。书中明言,显示先知的面貌是回教禁忌。

那本书我珍藏了十多年,不过数年前老家遭逢大水灾,我的藏书统统面目全非,全是泥,要一本一本去晒太阳,晒了还是有泥土味。而且藏书太多,最後忍痛全丢了,包括这本回教史。如今想来,还是心痛,那些都是我的启蒙读物,其内容即使到了今天也不会过时。

犹记得书中提起,穆圣传教时,在某处建教堂。然後他从跟随他的人里选出声音最宏亮的人,每天定时在教堂塔顶向四方大声诵经,提醒四方的教徒,祈祷时间已到。

後来这变成了传统。现代人发明了大喇叭,回教堂就用大喇叭取代人。大喇叭声量自然比人声宏亮得多,随时可遍布数公里外。

我们马来西亚人,不论是否穆斯林,都对回教堂用大喇叭诵经的现象习以为常。有些人起初对这些大喇叭声量反感,但久而久之,竟可以锻炼到听不见的境界。睡觉醒来时也不记得附近回教堂凌晨五点的大喇叭诵经声。

我知道李光耀对大喇叭的干扰声反感。但是他并没有禁止回教堂的大喇叭诵经,而是要清真寺降低喇叭声量,看来的确是有效。

中国某些地区允许当地清真寺的大喇叭用高音量轰炸,那些非穆斯林自然很反感。加上西方媒体有意无意把恐怖主义强加在回教形象上,再加上回教徒对食物禁忌要求多多显得封闭不宽容不想融入世俗,这些因素使得许多非穆斯林对回教的观感愈发欠佳。

其实,即使有人要建议禁止回教堂的大喇叭,也不算是侮辱回教。因为大喇叭是现代产物,是“现代”才发明的“传统”。这传统并非源自穆圣时期,因此降低声量并不是过分的要求。

何况,现代已经有智能手机,甚至有回教徒的专用软件。祈祷时间一到,智能手机就会发挥其提醒作用,好像闹钟一样。这样也达到穆圣要教徒定时祈祷的目的。

回教徒真的须要好好深思这个问题,我本人确信穆圣得到天启,也确信穆圣是谦卑和圣洁的人。穆圣绝对是不做无义的事情的。那些没有正义名堂的战争,都并非穆圣的意思,而是其归真后众门徒的私心作为。

我希望穆圣的崇拜者也该学学穆圣的谦卑精神,反省一些“每天”干扰他人的行为,换回回教的美好形象。

星期三, 四月 15, 2015

雜志《品牌與連鎖》作品: 重生但半生不死或前途未卜的品牌

博德斯(Borders) 书局
博德斯书局曾是国际数一数二的大书局,全盛时期有“全美第二大书店”之称。店面数量数千间,员工人数曾达19,500位,超庞大,不过历史不算太悠久,甚至堪称短命,五十岁不到就死了。

博德斯在美国本土扎根,开了数百家店面打稳基础后,才来进军国际,其时已是1997年,海外第一家博德斯在新加坡面世,而且这间分店生意很好,使博德斯管理层信心满满。之后,博德斯才在各地开枝散叶。位于本地成功时代广场的博德斯则在2005年方营业,轰动之处在于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博德斯。

博德斯曾与星巴克合作,在店内设立咖啡馆角落,卖星巴克的另一个咖啡品牌“西雅图最佳咖啡”(Seattle's Best Coffe)。在马来西亚,情况稍微不同,在马来西亚的博德斯逛,买了书要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可以在店内找到星巴克!

本地的博德斯还曾有创新之举,知道本身单卖英巫文书籍略嫌单调,竟想出了与卖中文书的老牌书店-商务印书馆合作,在每一间博德斯店内,为商务印书馆提供空间销售中文书籍,是种双赢的商业手法,非常高明。

博德斯已遭清盘,灰飞烟灭,分店已关得一干二净,在原本的大本营美国更是以了无踪迹。但马来西亚人很庆幸,至少还有七间博德斯可去。不过,店名犹在,主人已异。

诺基亚 (Nokia)
十年前,“芬兰之光”-诺基亚还是“顶级手机”,要潮要硬要耐,选诺基亚就对了,没错,诺基亚就成功使消费者有以上所言的种种品牌印象。犹记得当初有千千万万的文章分析诺基亚甚至芬兰的成功之道,有者甚至还拿芬兰的社会制度与教育制度来大做文章。今日若找来这些文章“温故”一番,心理必定嘘唏不已。

开创智能手机设计和用法新潮流的苹果IPhone面世后,诺基亚一时之间还能坚挺不到,但当谷歌开发了与苹果手机操作系统相媲美的安卓系统后,另一间手机商“三星”借安卓的威力,推出适合各阶级可用的智能手机,瞬间赢得消费者的欢心,诺基亚此时才惊觉版图已被一大片一大片的被吃掉,惟此时已“轻舟已过万重山”,原有的生意已渐渐受侵蚀。当市面上谈的都是手机应用软件,诺基亚还脑海茫茫,完全没有准备,在这一块毫无建树,只好眼睁睁看着帝国分崩离析。

诺基亚为了收拾旧山河,也迎合市场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是比起苹果和谷歌的,还是差了一大截,矛都不利,又如何足以攻敌?最后,诺基亚放弃自己的操作系统,选择与微软合作,自己专心生产手机,把操作系统交给微软。可惜此策略并非良药,微软的系统论受欢迎程度,只比诺基亚原本的好,但还远远不及苹果与安卓。

挣扎了许久,万万想不到,诺基亚的最终命运会是,手机业务被微软吞并。目前看来,此收购似乎对微软祸大于福,搞得微软最近要大裁员整顿一番。而失去手机业务的诺基亚,犹如失了三魂七魄,日后即使再度搽亮招牌,也不再是人人记忆中的诺基亚手机了!要知道,诺基亚当初就是靠手机业务崛起的啊!

柯达(Kodak)
科技日新夜异,往往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电灯、电话、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科技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变得与古人不同,若是古人穿越时空来到这时代,目前的生活方式对其而言不啻是天界,我们可成了“天界人”了。但科技发展得快,有时反而会害惨一些生产应时科技产品的公司,柯达就是一例,身受科技发展之累。

自照相机面世以来,柯达这品牌可说是伴随之成长。数码相机面世前,胶卷是照相的必需品,没胶卷根本就不能拍照。当时要买胶卷,还只有一点选择而已,柯达就是其一!柯达的策略是靠卖便宜相机来吸引顾客,然后从胶卷、相纸及洗照液体中牟取暴利。

柯达一度受到日本公司“富士胶片”的强力挑战,两者交战无数,官司打个不停,可是最终两者发现真正的对手并非对方,而竟是新发明-数码相机。

其实,柯达老早就闻到硝烟味,也曾在九十年代初为苹果制造数码相机,更曾一度成为美国国内首要的数码相机商。但是,柯达对数码相机业务始终不太认真,毕竟胶卷市场利润高得多,所以放松了。没多久,才惊觉市场上多出了许多的数码相机制造商,赶紧投入大笔钱加强研发,可惜为时已晚,再怎么尽力研发,推出的数码相机仍旧贵于其他的品牌。很快的资金耗尽,欠债累累,柯达被逼申请破产。

所幸柯达成功在破产期限内重组,如今已是重新出发,放弃了由自己制造胶卷的传统,把业务注重在成像技术、数码打印与商业胶卷上。

拍立得/宝丽来(Polaroid)
“拍立得”的中文名取得非常好,很形像的说明拍立得所做的东西。即拍即得是拍立得名闻全球的特点。其发明的相机有立刻冲洗的功能,一按键,即刻有相片从相机底出来,非常的神奇。相片的特点是四周都有宽大的白边,许多人喜欢在白边上涂鸦写字等。

很不幸,拍立得与柯达一样,面临同样强劲的对手-数码相机。虽然拍立得仍然有其优势,如能立刻吐出照片,这功能数码相机根本做不到。但拍立得的相纸价格不菲,而数码相机胜在廉价,能省下许多花在相纸的钱,“立拍立得”的优势被价钱因素冲洗得七七八八了。

吊诡的是,拍立得很早就涉足数码相机行业,不过输在不够坚持,推出的数个数码相机因当时尚不符合市场要求而销售惨淡,结果就不愿在为数码相机投入心力,被市场上一架又一架的数码相机冲击其胶片市场,最终完败收场。

拍立得一度停止生产立拍立得的胶卷,即便如此,由于喜欢立拍立得功能的顾客大有人在,拍立得数年后又重新生产胶卷,直至今日。拍立得也不让支持者失望,推出了集数码技术与立刻冲洗的新式数码拍立得相机,重新再出发。当然,成功与否,还是未知数,毕竟还需要克服相纸贵的问题。

康柏电脑(Compaq)
九十年代时,电脑在本地尚未普及化,当今红极一时的台湾个人电脑品牌如宏基华硕等在当时都还没出生呢!

当时,若要买个人电脑,大家心里通常都会先想到美国的大品牌-康柏电脑。八十年代初,国际商业机器(IBM)推出了突破旧框框的个人桌上电脑,成功制造风潮与标准规格,而康柏是第一家能合法生产国际商业机器(IBM)电脑的公司。有了这个优势,康柏的电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卖得满堂红,康柏由此渐渐走上阳光大道,而在九十年代终于登上泰山之巅,成了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品牌!

不过,既有”否极泰来”,也有“物极必反”,古代皇帝只敢称自己为九五之尊,因为深怕成了九六后,就会换了新卦,帝位不保了。康柏正正是犯下如此大错,胃口太大,收购另一家知名电脑公司DEC,狼吞虎咽的后果是消化不良,令康柏换上了的慢性癌症。公元二千年,千年虫并没发作,反而是美国网络泡沫发生,大大的打击的康柏电脑。但是,直接把康柏K.O掉的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戴尔公司。戴尔以创新的模式来买个人电脑,让顾客直接上网订购电脑,使其电脑价钱较其他品牌廉宜 ,简单而言,戴尔用的就是直销模式。当时康柏电脑销售走的还是传统路线,需要靠分销商帮忙销售,所以价格上要压也压不下去。

康柏惨淡经营后,被同是竞争对手的惠普相中,被对方献议合并,这场合并当时掀起颇大的浪潮,是当时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合并计划,价值共数百亿美元,是美国史上最大宗的兼并案。这反映出康柏虽然当时逐渐走下坡,但多年所建立的气势和底蕴仍厚。

被惠普收购后,康柏品牌渐渐退出世界个人电脑舞台,在幽暗的角落里默默的经营。如此下场,虽然惨淡,但念在其品牌在竞争激烈的个人电脑及笔记电脑市场内仍不时有新产品面世,可谓不易,值得称赞。

索尼随身听(Sony Walkman)
索尼随身听当年面世时,掀起的风潮堪比数年前的苹果手机。索尼随身听的那代日本人可说是见证了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奇迹,而索尼随身听是日本人的荣耀,只因这产品改变了世界上许多人听音乐的习惯,甚至还攻克美国。身为亚洲企业,要取得这种成就的确不简单。

索尼随身听最大的贡献在于是人们可以用耳机听歌,并随自己的意思去听歌,算是个人化设计的始祖,“戴耳机”活动自此风行。此概念非常“酷”,深受要个性化崇拜自由的年轻人欢迎。索尼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而其首个随身听的广告就是年轻人一面戴上耳机听歌,一面骑脚踏车和玩溜冰板,年轻人看到了,简直为之着迷。

其英文名Walkman其实非常不通,对英语世界的人而言简直有点可笑,但这产品实在迷人,使得人们最终都习惯了,所以怪怪的名字反而成了容易记的“生招牌”。

自索尼随身听面世以来,就成为随身听音乐霸主整整二十年,期间有不少对手也推出随身听,但还未杀到索尼面前,就已铩羽身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卡带与光碟等都逐渐没落,轮到MP3等数码格式的音乐大行其道,市场各随身听品牌也看到了数码格式的音乐是未来的趋势,纷纷推出数码格式音乐随身听,索尼理所当然也不例外,坚持推出了能播放独特格式的数码音乐随身听。

索尼的固执换来了灾难,正当众品牌在数码格式随身听市场上杀个天昏地暗时,而苹果公司看到网速已有所提升后,突然推出了外形美观的随身听iPod。苹果不创造自己的数码音乐格式,任由iPod播放流行世界的MP3格式,再结合网上音乐销售平台iTune,组成了连环必杀技,一时间力压所有其他品牌,取索尼而代之,成了随身听市场霸主 !

索尼自此大势已去,Walkman也逐渐退出人们的心中,今日该品牌虽仍旧活跃,但索尼早已因自己的失策而元气大伤,气势已大不如前,难重拾往日的光辉。

音乐电视网 MTV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国国营电视台和私立无线电视台都有断断续续播放音乐电视网所制作的节目,当时如要听最新最炫的美国西洋歌曲,守着音乐电视网的节目就对了。尔后寰宇电视崛起,更有专门的音乐电视网频道,转播英语流行曲,是许多茶档所爱播放的频道。

音乐电视网名闻天下,以全天候播放音乐电视起家。美国流行音乐文化之所以能通行世界,与音乐电视网的大力推动绝对有关。事情往往都是等时机成熟方能水到渠成,音乐电视网成立之前,音乐录影已有之,不过尚不普遍,只有少数歌手重视之。音乐电视网推出了全天候播放音乐电视的概念后,立刻掀起了一股风潮。要知道,歌曲即便悦耳动听,但经画面刺激下,可令歌迷更加为之疯狂。歌手如迈克杰森之经典舞曲,经配合劲歌热舞的画面下,才显得更为精彩,与迈克同类的还有八十年代西洋歌曲流行天后麦当娜,都是靠精彩画面配合妙曲赢得人心。音乐电视网日夜播放他们的歌曲,使唱者迅速名闻世界,称王称后成为巨星,可谓受惠匪浅。

音乐电视网也创造了一种新型工作,即VJ也,中文为“音乐录影主持人”,其角色等同电台的唱片在主持人(DJ),不过是站在录像机前露脸讲话主持节目、介绍歌曲而已,故所选的往往都是帅哥美女,人人都爱看。

音乐电视网的标志易认,曾经过三大换。原本以简单英文艺术字体三个大字MTV为宗,大字底下再加上“music television”,然后字体或背景颜色再随场合时间等变动不一。第二换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开始用固定颜色,即白色为其标志字体。第三换,就在近年,回到最初,跟回第一代标志,惟拿掉了“music television”的字眼,背景亦换上了多姿多彩的各种实景图案。口号方面,音乐电视网换了无数回。第一代口号很简单,是“I Want My MTV!”。

互联网通行,优管等网上视频崛起,音乐电视网收视率大受打击。人们生活消费习惯随互联网大变化,要看最新的音乐录影,已不必守在该频道前,只须上优管,就能看到。此也是音乐电视网从标志移走“music television”(音乐电视)的原因。如今音乐电视网已不专注在播放音乐录音,反而自行推出了娱乐节目,有些甚至还与音乐无关,可谓是渐渐放弃了老本行。

摩托罗拉 Motorola
摩托罗拉乃科技界的大哥大,尤精于通信技术与设备,还名符其实发明了世界第一部手机-“大哥大”。

当手机界尚处模拟(analog)网络时代,如今通行的数码通信网络技术犹在萌芽中,手机制造商也未如今日般百花齐放,手机尚属奢侈品,动辄数万元,只属少数老板的玩物,非人人所能拥有。摩托罗拉乃当时的王者,唯我独尊,要说明其垄断情况,我们可以“大哥大”几乎就是手机的代名词来形容。

摩托罗拉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战绩,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发明了属创新设计“掀盖式手机”。当时,手机刚刚要摆脱大哥大的设计,价格也开始下降,正式“走入民间”。惟当时许多手机制造商的设计都很死板,所以摩托罗拉掀盖式手机面世,吸引了不少用户,手机盖一开一合之间,尽显潮流风范。

后来,数码通信网络如3G技术面世,摩托罗拉犯了许多著名品牌都犯的错,反映缓慢,没及时推出适合数码通信网络的手机,失去先机,稍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在苹果、三星等品牌夹击下,摩托罗拉虽出了一些不错的智能手机,由于坚持不加入“安卓”阵营,最后智能手机战绩比诺基亚还糟,与黑莓手机结成难兄难弟,黯然败退。

其实,摩托罗拉不仅败在手机,也败在半导体零件。上世纪初,摩托罗拉犹是最大“个人数字助理”(PDA)零件生产商,不过今天一切已由另一个半导体巨无霸-因特尔所取代。

摩托罗拉并非不战就投降,数年来苦苦挣杂自是不在话下,可惜无论多努力也罢,还是须接受无法挽回颓势的结果。最后,摩托罗拉支撑不了,玩起“乾坤大挪移”,另立“摩托罗拉移动”,彻底把其移动通信部门给挪出去。

没多久,网络界一哥“谷歌”就宣布有意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谷歌此举志在收罗所有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为谷歌手机操作系统品牌-“安卓”建起专利战堡垒。目的达成,“狡兔死,走狗烹”|,摩托罗拉移动对谷歌已无价值,谷歌寻到买家-中国的联想集团,把摩托罗拉移动售之,不过有关并购尚在处理中,须明年方完成。届时摩托罗拉移动命运如何,还须拭目以待。

星期五, 四月 10, 2015

帝出乎震



"帝出乎震" ~ 《易经 说卦传》孔子

曾参与某印度教宗教仪式。其中一个环节是"请神"和"迎神"。当时所请的神是"阿玛",也就是宇宙各界的"源头"。神奇的是,当师尊刚一完成请神的动作,突然起了一声超大声的响雷。师尊说那是神灵下降。

昨晚,我看着塞斯的资料,看到某处塞斯解释宇宙之起源都有一个目的时,刚刚那句才说完,顿时轰隆一声,电视黑幕十分之一秒,之后就恢复原状。


Response to Marina Mahathir's article(Diversity begins at school) on TheStar

This is the original article - Diversity begins at school

As for myself, i had not much chance to get in touch with other races during my childhood time until I grad from university.

But, I am a curious type of guy, so since young I have been reading books on different religions, I read the story of Islam ever since I was in primary school. So now I don't really have problem with people coming from different religion backgrounds.

The key is, you don't know someone, that is fine. But you don't make assumption or create stereotype on people just because you don't know.

What is the spirit of science? Don't conclude based on assumption. Do experiment to find out the truth.

As time goes by, my understanding on other religions are getting better & better. I participated in Chinese Temple procession, I participated in Christian Church's activities, I even get to participate in a few Hindu rituals and learn from a Hindu Guru.

I learnt about western philosophies as well. These ppl are real good in using human rational mind to come out with some wonderful conclusion. One such example is Ontology.

Before I enter any temple, I will always wash my face, hand and feet like what every muslim does before entering mosque. To me, there's a reason behind it, which is to get rid of any bad Qi(energy) that is attached to our body so that we will not bring the Qi to the sacred place.

The way I pray to Buddhist's Bodhisattva is almost the same as how muslim does his/her solat. Anyway I did not invent this way, it was sort of inherited.

My effort on trying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religions (or philosophies) have helped me to realize one thing, that the core essence of all religions is always about Spiritual Growth of Human Being. Rituals and doctrines are just meant to be tools to help boost the faith in God which eventually helps in our spiritual growth. One can always choose a tool that is most suitable for himself/herself. How to examine the result? Very easy, just look at how you react towards unpleasant situations or words or whatever. From there, you will know your progress.

When we have attained certain spiritual level via our religion spiritual practices, we will be able to experience God's consciousness.

And I also found out that,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and every religion, each religion was greatly influencing each other.

As of now, you ask me what my religion is, my religion is God. And how do I strengthen my faith in God? I learn from Confucianism's sacred books.

So you see, it is one person's will whether he/she would love to explore other cultures or religions. It should be by any kind of force.Every parent just need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world which seem alien to us, but we don't think bad about these, we have to know em into detail first before we make any bad assumption. And parent must always not kill their children's' curiosity. Curiosity is the one that motivate us to become someone better.

星期四, 四月 09, 2015

漢喃

此图看起来像是汉字,实为越南人依汉字结构所自造的“汉字”,称为“汉喃”。

同是汉字,惟凡任何谙中文者,恐怕不能读懂此文。

余曾撰文讨论此事,探讨如汉语各方言白话文发展至极致,会否自汉语处独立成新语,出现了类似汉喃般的现象。详情可读此篇

1) 馬來西亞華社、白話文、方言及華語
2) 漢字啊漢字
3) 規范章法至關重要

万一余所担忧成真,华夏一族,将告别书同文之史,下一代若只修汉语方言白话,一切传统华夏典籍于他们而言,又何异于“外国语”?

华夏一族,多年前已自毁儒家,如今真有必要摧毁书同文的传统吗?


星期三, 四月 01, 2015

芙蓉姨婆老鼠粉 Yi Poh Loh Shu Fan @ Seremban

不常吃老鼠粉。老鼠粉之名实在令人感到恶心。其实另有名称,濑粉是也。俗人称之老鼠粉纯粹因其外型像老鼠尾。

曾有菲律宾同事受派来隆。我们一班人带他吃老鼠粉,他感惊吓,“老鼠粉!”,听得眉头都皱了!後来却念念不忘。说实在那个摊子的瓦煲老鼠粉的确出色,下次有机会将为大家介绍。

这回来到芙蓉,特前往著名的姨婆老鼠粉。点了一个大份的,和另一份大份的客家面。芙蓉其实是客家人的天下,但为何是广府话而不时客话流行,实在令人想不通。客家人真悲哀,容许广府话在自己的地头肆虐。

老鼠粉不错,卖相跟我吃过的都不同。我吃过的都是短短的,而这回吃到的却是长长的粉条,类似面般长。味道不错,香味足,也够油腻,呵呵。当然,以我的经验,你们不好点大份的,虽然好吃,但吃多了反而反胃。

客家面也不错,没什么特别啦!不过千万不好点大份的!分量太大了!超划算!

当天是星期五午餐时间,偌大的店面竟然挤满了人,有空调的坐满人,没空调的也能看到处处人头!超惊人!

对面就是芙蓉著名的亚洲烧包店!吃完过马路去对面买烧包等华人烧饼去!


老鼠粉



姨婆老鼠粉

亚洲烧包


星期二, 三月 24, 2015

李氏的“多講華語、少講方言”政策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五年三月廿五日获刊登于《当今大马》- 李光耀“多讲华语、少讲方言”政策

李氏的“多讲华语、少讲方言”政策

一代政坛巨人李光耀被华人褒最多之处是他把狮城从小猫变狮子王,而他被贬得最多之处就是“多讲华语、少讲方言”的政策。

李氏被认为是消灭新国华人母语的凶手。李氏辩称其用意在于消除各籍贯华人间的隔阂。
早期华人按籍贯分帮结派已是学术界公论。各籍贯间几乎都互不往来。就连行业都由不同的籍贯垄断,如福建人垄断橡胶运输业,客家和广府人垄断锡矿业等等,海南社群比较小没办法只好搞咖啡店饮食业,其他更小的籍贯如广西等,就只能做人家不愿意做的工作。

籍贯之别之严重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就连我们这一代,虽然普遍不理会人家的籍贯,当偶尔还是会听见许多长辈贬低“非我籍贯”的言语。一些如女儿嫁给某某籍贯聘金就要多收数倍等的事情还是会发生。从这里就能看得出,上几代的籍贯之别是多么根深蒂固。

中国土地广阔,“一方水土一方言”是常情。星马土地小中国数十倍。这么多不同籍贯的华人移民来这片小小土地,还要坚持籍贯情意结,分帮结派,对争取资源根本就无益。更何况华人还需要跟人数最多的马来人斗抢资源。

同理,马来人原本也有分爪哇人、舜他人、武吉斯人之类的,惟在星马有人数众多的非马来人,为了方便争取资源,他们也理所当然趋向认同“马来人”的身份。

其实,即便华语没成为华人的共同语,某些少数籍贯的方言仍旧会消失。怡保就有许多福建人(闽南人),只谙当地流行的广府话,一句福建话也听不懂。这就证明了即使没华语,一些方言仍旧会消失。

只看因华语而消失,还是因其他大籍贯的方言而消失。

衰落在华语手上,还是衰落在其他主流方言手上,差别很大。众所周知,华语是中国北方官话,并不是本地华人的母语。但唯有这样,才对本地大小籍贯都公平。因为并不是任由大籍贯来“同化”小籍贯。

同理,马来语之被马来群岛各族群当作共同语就有着同样的原因。纯正的马来人其实在马来群岛族群里只占少数,但由于马来群岛的大族群如爪哇族舜他族等各自不服对方的母语为共同语,最终就选了马来语为马来群岛共同语。所以即便马来人不是印尼最大族群,惟印尼终究还是选了马来语(印尼语与本地马来语有些不同,当基础还是马来语)为其国语。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泰米尔族亦不服北方的兴地语为印度国民共同语。泰米尔族甘愿用英语与北方族沟通。

李光耀之所以选择英语为国民共同语,也是看清了各种族都不服对方的语言为国民通用语。即便英语当时代表了殖民地的语言,在民族主义当道的环境下,令人非常抗拒。但是各族也知道选用英语为共同语是当时的最实际和最佳的选择,因为对各族都非常公平,所以大家最终都没有异议。

如果李光耀选用华语为国民通用语,情形就如同“大籍贯吃小籍贯”一样,最终一定激起许多的风波。华人小籍贯没有强力政权作后盾,可能就被大籍贯吃到母语消失去。但是新加坡的马来人有周边的马来群岛政权为后盾,又怎么会乖乖坐看华语成为该国通用语呢?

李氏可為“聖王”否?

笔者乃南马人。同乡之同学亲戚, 有者慕狮城高等教育之佳名,求学深造去;有者慕新国新币兑马币之佳率,谋生定居去;有者更为了家人子女之未来福祉而“弃大马国籍、成新国公民”。


笔者更曾亲身尝过几乎天天过新马关卡的滋味。那段日子,不论是上班或下班,笔者从没不曾在关卡见到数以万计的摩托车骑士。他们有些戴口罩,有些没有;有些熄了摩托车引擎,有些没有。他们只有某动作才是一致,就是在摩托车专行道上徐徐推着摩托车前进。

由此可见,新加坡可谓是大磁铁,令邻国人民心甘情愿堵车挨苦涌往谋生。李光耀之被许多人崇拜,皆因新加坡之成功有目共睹。

李氏发展新加坡有功,同时却是“华教公敌”。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南洋大学,就是由李氏所关闭。同时李氏的教育政策也偏向以英语为主,用不拨款等的间接手段来令狮城华校逐渐式微。

吊诡之事何其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或许政权已稳,李氏又突然回归“华夏本位”,积极向其华裔公民推广“儒家思想”。当时李氏的团队打算在中学开“儒家伦理课”。为了编好“合时宜又合国情”的教材,李氏还特地请来了数位大名鼎鼎的儒家学者,如余英时及杜维明等人来助阵。

可惜“儒家伦理课”寿命短,开课五年就匆匆告别中学,主因在于不受学生及家长欢迎。为何如此,则有诸多原因。

不 过,李氏精心设计儒家伦理的良苦用心并没付诸流水。为推广儒家思想,他不仅在中学教育着手,还在民间办了不少儒家研讨会,使民众多参与类似活动,借此在民 间推广儒家思想。当“亚洲价值观”正流行时,李氏版本之亚洲价值观就是由儒家思想来打底。新国政府还曾从儒家思想中筛选各族可接受的部分,推出《共同价值观白皮书》。

不 过,由于李氏曾多年努力推广儒家思想,故其治国之大成就,就被某些学者说成乃拜其儒家思想所致。这并非定论,有学者认同,有学者反对。多数人认为李氏是法 家信徒,因为新国政府的严刑峻法举世皆知,而李氏本人又曾于某场访问发表“人性本恶”而须严管之看法。“人性本恶”乃大儒荀子的名言,故荀子之徒李斯等人都推崇严刑峻法,与孔孟之学大异其趣,说起来实在有趣。

撇 开法家一面不谈,李氏确实也有孔孟风范的一面。李氏相信“精英治国”的道理,其团队全是精英,并以廉洁高效闻名。李氏虽以几近独裁的方式治国,惟给人之印 象是“家长”多于“暴君”。这种印象全拜他好以精英之眼来观其人民,认为其人民都不懂事的小孩,需要好好督导、保护和照顾。虽然好像有点太超过,不过本意 确实是为民,错不了。

中 国古时,尤其是在皇帝开明、“刑不上大夫”的宋朝时期,士大夫通通都是科举出身,通通都是社会精英,通通都奉孔孟之学为圭臬。士大夫之愿,都不外是配合圣 王以治出“大公天下”,宋代就不乏有这些大志的士大夫,其中两位更传下了千古名言,一是张载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再来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李氏之治国精英团队,就犹如中国宋朝之士大夫。而李氏之鞠躬尽瘁为国为民,活脱脱就是“为生民立命”。李氏只要收敛其家长心态和偶尔刚愎自用的态度,已几近可成为儒者所苦寻之“圣王”!

星期五, 三月 20, 2015

雜志《品牌與連鎖》作品: 大馬石油品牌

众所周知,我国的出口常年靠“双油”支撑着,双油除棕油外,另一个就是“黑黄金”-石油!其实,论对中央政府财政的贡献,石油可说是大大领先其他行业,占了中央政府总收入四成之多!所以,我们可以说石油是马来西亚的“命根子”。少了石油收入,我国政府这数十年来根本不可能可以推动这么多的大型工程,何况是建立游客必到的标志性建筑物-国油双峰塔!

较早前我国油气业都是由外国公司所负责。由于政府后来觉得石油的越来越有份量,甚至能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故决定设立了国油的石油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该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之处在于是该公司依石油发展法令设立,也需依同样的法令来运作。

国人非常依赖汽车,在吉隆坡等大城市,交通堵塞司空见惯。目前国人人数有三千余万人,汽车数量竟达千多万辆。汽车的“食物”是汽油,这使国内汽油站在大小乡镇矗立。某些汽车则是吃天然气,不过要另加安装天然气的“胃”才行,许多德士就是如此做。另有一些大型交通工具如四轮驱动车、巴士、货车、大型货车等等则吃柴油。

国内汽油站都是卖汽油柴油甚至是润滑油为主,有些则卖天然气。这几年来还有许多新花样,变成好像零售商店般,里面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也有提款机,甚至有咖啡厅等等。某些油站还在旁设立快餐连锁店,使驾车人士可在车上购买快餐,甚至是购买星巴克咖啡!

本杂志今期想为您简单介绍国内数家汽油站品牌。想当年,本国的汽油站品牌多姿多彩,曾有高达七八家的品牌在国内市场竞争,经过一番龙争虎斗,其中几家终于不支,败下阵来,退场了。存活下来有四大品牌,都是汽油站行业的佼佼者!

国家石油(Petronas)
对国人和游客而言,双峰塔不仅仅是我国的象征,还是国家石油或简称国油的象征。双峰塔的阳光购物中心顶楼的国油博物馆,在在彰显了国油是双峰塔主人的地位。

每逢三大种族的大节日,都可以看到带着温馨内容又有点长的广告。这些广告还赢得不少大奖,广告制作的金主往往就是国油。

为标志改头换面是企业钟爱的品牌高招。国油于去年就为标志注入新气息,以这第三代的新标志来代表国油历来的成长与进步。其实这第三代标志并没有与前二代相差太远,只是把原本油滴的曲线弄得更柔和一些,代表国油不断大开脚步迎向种种挑战。而国油罗马字拼音名PETRONAS则被安置在油滴下,字体也比值钱显得更清晰亮眼。至于颜色方面,国油始终钟情于绿色,绿色在国油标志里代表着石油与天然气的来源-大地及海洋。

国油的高层都很高瞻远瞩,不仅仅满足于“甘榜冠军”的荣耀,更要跨大步迈向国际油场与众巨头一争高下。为了达到目的,国油有了赞助世界第一方程式赛车的策略。世界第一方程式赛车的是属于贵族型游戏,要玩就需要烧上许多钱,不过国油不看负面只看正面,知道此赛事能使自己为国际所认识而令品牌价值大大提升,故不假思索的花大钱赞助车队(最近还能看到著名赛车手路易斯哈密尔顿在国油广告露脸)。事实上,国油这数年来已尝到了赞助赛事的甜美果实,品牌价值方面的收获可谓翻了几番,对国油标到合约很有帮助。

就因为国油高层在商言商,所有决策,包括寻找承包商等决定,都以股东利益为主。所以国油在执行“国家政策”方面往往会难以兼顾。去年国油就遭国内某土著团体抨击,说没有“照顾”国内土著商家,没有优待土著商家。国油高层则拿出数据反击,证明国油其实已尽量惠及土著公司,但这是商场,国油是不可能把所有项目都发给毫无经验与技术的公司。

说实在,若无国油这个会生金蛋的鹅,我国是不可能安然度过九十年代的几场危机。炒英镑亏损事件和九七金融风暴等全都几乎是靠国油来买单的,有了国油这座大靠山,国内许多不负责任的人才能继续“不负责任”下去。

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
荷兰皇家壳牌,简称蚬壳,无可否认的是石油业的大哥大。蚬壳诞生于上世纪初,运作超过百年,至今仍屹立不倒,非常难得。荷兰皇室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

该公司最初的标志,比起今天的标志,比较像真的是贝壳。之所以采用贝壳为标志乃因该公司创办人之父曾从事销售贝壳的生意。初期的标志没有色彩点缀,只由黑白呈现,稍显单调。目前的黄色带红边是参考西班牙国旗颜色的结果,因为蚬壳的首家汽油站就设在加利福尼亚,也即是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当然如今加州已经是美国最富裕的州了,何况红黄色配搭更加引人注目。

在本国,蚬壳最为人知的品牌就是该公司本身。多年以来,蚬壳一直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最佳雇主。其员工薪资福利可谓市场最高,而工作环境也佳,弄得每位新鲜毕业生都想进入蚬壳工作。蚬壳可是最早来马“探油挖油”的油气公司,其在马历史可谓与其公司年龄几乎同等长。这百多年来一些蚬壳制造了不少工作机会,许多国人能养家活口甚至颐养天年靠的就是在蚬壳工作。但是对待员工好这方面,使蚬壳形象特别好,也算是为蚬壳的产品打了不少免费的广告。

蚬壳与跑车公司法拉利关系密切,多年来在世界第一方程式赛车合作无间。蚬壳曾在数年前于本国推出法拉利模型车,供顾客收集,其实这项宣传活动令不少人津津乐道。许多人还为了收集所有款式的法拉利模型车转而到蚬壳油站添油。

蚬壳如此庞大,内部难免良莠不齐,数年前蚬壳就与不少离职员工闹官司。离职员工说蚬壳处理裁员事项不当,而蚬壳则聘请许多律师来为其在法庭辩护。当然这些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实真相永远只有当事人才一清二楚。

加德士(Caltex)
加德士道道地地的美国制造,是油气业巨无霸雪佛龙(Chevron)所自豪的品牌。雪佛龙来头很大,前身是曾垄断美国油气业的“加州标准石油”(Socal)。

比尔盖茨(Bill Gates)以全球首富名震寰宇,而标准石油的老板“洛克菲勒”则在之前的数十年早已凭标准石油成为世界首富,还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世界首富第一人。洛氏手段太厉害,最后标准石油遭困,在美国反垄断法下裁定有罪,因而分裂成几间公司,雪佛龙为其一也。其实,若读者有仔细研究,比尔盖茨在大事件上的遭遇与洛氏惊人相似。如比尔盖茨的“微软”品牌也曾受反垄断法所挑战。洛氏后半生都在赞助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亦是如此,或许比尔盖茨也是在效法洛氏的精神吧!而马新与洛氏同时代的名人陈嘉庚也是另一位致富然后倾家荡产去办学的伟人,或许陈氏也是在效法洛氏精神。

加德士产品之不同之处在于其汽油产品有清洁引擎的作用,进而另汽车无须因引擎不洁而耗费汽油。这是加德士努力开发的标志性技术“特龙”(TechRon),也是加德士所常强调的特点。

加德士的标志为一个五角星,颜色三分一为绿,三分一为红,三分一为白。其五角星并没有完整呈现出来,上部分有缺角。其标志是从之前的母公司标志演化而来的。

佩特龙(Petron)
这间菲律宾公司像是默不作声的杀手,无声无息就突然收购了大马的埃索(Esso)美孚(Mobil)汽油站业务。一夜之间名声响彻马来西亚民间。

这家菲律宾油气公司其实并不真的是静静的小角色,未进攻大马市场前,佩特龙早已垄断菲律宾国内的油气市场,根深蒂固了才来收购大马埃索美孚业务,可谓有备而来。其实佩特龙与埃索美孚可说是同宗的远亲兄弟,因为两个品牌的祖先皆属“标准真空油公司”(Standard Vacuum Oil Company),这间公司后来分出了埃索与美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菲律宾国营化计划下,菲律宾埃索被“国有化”,改名换姓成了当今的“佩特龙”。

佩特龙行动迅速,收购行动结束后,就赶紧为旗下所有油站改头换面。换招牌行动让人颇有感到焕然一新的感觉,由此可见该公司对品牌经营很有心得。其所采用的颜色为红蓝,很鲜艳,之前埃索美孚的颜色比较起来暗淡太多。

有传闻说此公司其中一位大股东为前首相儿子。前首相的地位有点尴尬,国内有许多人敬仰支持他,但也有许多人鄙视他。成语有所谓的“爱屋及乌”,也有反义“恶其余胥”,很多不是很满意这位前首相作风的人,得知其儿子有份入股佩特龙,就呼吁大家不要购买佩特龙的汽油,搞到佩特龙须要发文告澄清此事完全毫无根据,而前首相公子本身也赶着出来澄清。不过留言并未完全不正确,只是算是对了一半而已。前首相儿子的确没有马来西亚佩特龙的股权与职位,但却是母公司佩特龙的董事!最令人热烈讨论的是,这位董事的股份只有区区的1000股!

宝实得汽油(BHP Petrol)
宝实得汽油的母公司宝实得(或译为莫实得)(Boustead)是本地历史悠久的公司,乃英殖民时期某洋人宝实得所创办,现已是本地化公司,大股东为武装部队基金局(LTAT)。宝实得起步于贸易,后凭出口锡米而壮大,如今业务更是涉及不少领域 ,是本地股市的传统大支柱。

宝实得对国人的意义在于把橡胶种子引进马来亚半岛,并开创主导一切的橡胶种植活动,把许多森林变成了橡胶园,是马来西亚橡胶企业的老祖。

宝实得很迟才加入汽油行业。大概十年前左右,本地的英国石油(BP)油站开始改头换面,油上色彩鲜艳的橙色,招牌也变成了BHP,那是因为本地英国石油业务被宝实得收购了。

后来埃索美孚有意寻找买家脱售本地油站业务,宝实得也曾想趁机收购增加油站数量,惟最终败给了菲律宾的过江龙-佩特龙。因宝实得的价给得比佩特龙高,惟还是得不到埃索美孚的欢心,因此谣言四起,说佩特龙凭与某大人物的特别关系而娶到埃索美孚。

总结
其实国内每一家的油站品牌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都大同小异,毕竟竞争过于激烈,要领先群雄,应该也脱离不了广开油站这一招了,这与马来亚银行打的其实都是同一个策略,即“广开”也!

星期四, 三月 19, 2015

華文的文化魅力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五年三月廿二日获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 信手拈来:华文的文化魅力•勇瑜

华文的文化魅力

近期报导,精通英语的中国人人数日增,间接导致美国人不再热衷赴华留华。某些美国人甚至认为某些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甚至要比他们更好。

即便在美国本土,大学的中文课程报读者亦愈发减少。

据报导,主因在于美国人认为学汉语很艰难,费时费力,加上中国本土的外语人才激增,中国企业不愁无外语人才可聘,固美国人学汉语从“低风险投资”变成“高风险投资”,因为除非真的精通汉语,否则在中国未必斗得过中国的外语人才。

纵观以上资料,我们可知许多美国人都是抱着利益心态学汉语。他们或许觉得,自己有英语为利矛,加上学些基本华语,或许有法纵横于中国的本土或外资企业,顺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中获利。

可是,现在他们看见中国人英语几乎都顶呱呱了,学汉语已毫无优势可言,就一个个放弃这种念头了。

笔者觉得非常遗憾,毕竟为了经济利益而学汉语, 说明了外国人并非真心受汉语内涵所迷住。确切而言,是中国经济腾飞才间接推动这股学习汉语潮的。万一中国经济冷却,大吉利是,那么汉语也就失去了其“经济”魅力。

笔者认为,汉语所须散发的,并不仅仅在于“经济”魅力,“经济魅力”只能吸引求财者去学习汉语,要留住他们,还须为汉语增添“文化魅力”。而能彰显文化内涵的,恰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夏文明生活哲学。

华夏文明的生活哲学,可谓博大精深,最著名的就是儒、释、道。这三大生活哲学各有各发展,各有各精彩。中国汉朝就确立儒家的地位,唐代则是释和道轮流上阵,宋代儒家再度绽放光芒。至于民间,儒家之影响太大,直至民初,尚有家庭挂着“天地君亲师”的牌匾,尚有不少家庭立祖祠定时祭祖,“天地君亲师”和“祭祖”都是儒家的礼法之一。

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後,生出了禅宗。禅宗的修炼方法与佛陀所传之原始佛教之法大有不同,禅宗的证悟法有点玄妙,吸引了不少信徒,甚至包括许多欧美人。据知苹果公司已逝教父乔布斯就是禅宗信徒。

至于道家,老庄之学尽显逍遥之风范。後起的道教多附老庄,再衍生出多种派别。有些注重炼丹,有些注重符箓,有些于民间巫术结合变成不同的风貌。重炼丹的那派,更有千百种修炼法,数量可与藏传佛教密宗之修炼法相媲美。

儒释道皆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学儒,可读四书五经;学佛,可读大藏经;学道,可读道藏。儒释道诸经典,皆以汉语所著,皆是华夏文明的宝藏。这些宝藏甚至曾在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韩越等地广为流传。日本学校都有教授《论语》,而且还是不经翻译的文言文版论语,与在华文世界流行的版本一致,只不过他们是以日语训读汉字而已。

儒释道内的不少经典还随时代的不同而保留当代文风。就如《易经》和《尚书》是早于周代的著作,故文字非常古朴难解。又如某些佛经翻译于隋唐时代,故经文皆以骈文写成。所以读这些经典,或多或少尚能培养一人的文学素养。

至于儒释道哲学之精致程度,绝对可媲美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伊斯兰神学等。我们若热爱汉语,就应多了解这三大宝贝,有机会就向外国朋友介绍之,使他们为之着迷。当然,单是四书五经,已不容易精通,何况是藏书众多的大藏经与道藏,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能学多少就多少,至少人家问起的时候,不至于脑袋空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